姓名:朱蓋爾德·塞萬提斯·薩維德拉
出生地:西班牙中部阿爾卡拉
生卒年:1547-1616年
曆史評價
塞萬提斯是文藝複興時期西班牙的偉大作家,歐洲近代現實主義小說的先驅。
朱蓋爾德·塞萬提斯·薩維德拉是文藝複興時期西班牙著名的現實主義作家,是西班牙一位真正的鬥士,一位真正的英雄。
1547年,塞萬提斯出生在西班牙中部阿爾卡拉一個沒落貴族家庭。父親是一個貧窮的行腳醫生,無法使家人過上安定富裕的生活,更無法讓塞萬提斯接受過多的教育。盡管塞萬提斯聰明伶俐,非常好學,到了如饑似渴的程度,甚至連街上的爛紙片也要拾起來閱讀,可惜讀到中學他就不能繼續上學了。貧寒漂泊的生活,卻練就了塞萬提斯堅忍不拔的性格。
1569年,22歲的塞萬提斯作為紅衣主教的隨從來到意大利的羅馬。在這裏,他接觸到了意大利的文學和藝術,感受到了人文主義新思想的氛圍。1570年,塞萬提斯滿懷愛國熱情,參加了為抗擊奧斯曼帝國入侵,由西班牙王國、羅馬教皇和威尼斯共和國共同組成的“聯合艦隊”。由於征途勞頓,在著名的勒班陀海戰打響前夕,塞萬提斯發起了高燒。戰鬥開始後,躺在船艙裏的塞萬提斯再也躺不住了,他起身勉強爬上甲板,請求艦長讓他參加戰鬥。艦長見他燒得滿臉通紅,全身發抖,命令他立即回艙休息。塞萬提斯態度堅決地說:“艦長先生,我寧願戰死,也不願躲進船艙裏偷生。請您把我安排到最危險的崗位上,我一定在那裏堅守到底,流盡我最後一滴血!”他終於被允許參加了戰鬥。在戰鬥中,塞萬提斯胸部兩處受傷,左手致殘。
塞萬提斯沒有為此而後悔。他說:“盡管我的創傷看來不漂亮,知道底細的人至少不會輕視。陣亡遠比逃命光榮,我是這樣看的。所以,假如我有回天的本領,對過去的事我可以重新抉擇,我寧願傷殘了身體,還是要參與這場驚天動地的戰役。戰士臉上和胸口的傷痕好比天上的星星,能指引人們去爭取不朽的聲名、崇高的榮譽。”
相關鏈接
文藝複興
文藝複興運動是14世紀至16世紀在歐洲興起的一次思想文化運動。它發端於14世紀的意大利,隨後擴展到西歐各國,於16世紀達到鼎盛。它反對神權統治,提倡解放人權,是一場新文化運動和思想解放運動,為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提供了文化條件。
文藝複興時期的作品,集中體現了人文主義思想:主張個性解放,反對中世紀的禁欲主義和宗教觀;提倡科學文化,反對蒙昧主義,擺脫教會對人們思想的束縛;肯定人權,反對神權,摒棄作為神學和經院哲學基礎的一切權威和傳統教條;擁護中央集權,反對封建割據,這是人文主義的主要思想。其中,代表性作品有: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談》、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拉伯雷的《巨人傳》等。
塞萬提斯又回到了前線。他仍然是那樣英勇善戰,在意大利一直戰鬥了5年。
1575年,塞萬提斯帶著滿身的傷痕,帶著艦隊司令與那不勒斯總督的推薦信,乘“太陽號”海船回國。途中,幾艘土耳其海盜船包圍了“太陽號”。由於寡不敵眾,“太陽號”上的乘客都成了俘虜。他們被帶到阿爾及爾。塞萬提斯因為身上的那封推薦信,被海盜們看作是重要人物,他們要他出巨額贖金贖身。
塞萬提斯不可能有那麼多錢,家裏也不可能短時間內湊夠那麼多錢。他隻能和其他俘虜一起,在監獄中過著非人的奴隸生活。難友們的痛苦哀號刺痛了塞萬提斯的俠義心腸。他決定放棄單獨逃脫的計劃,組織難友們一起逃跑。但幾次集體逃亡,都沒能成功。每次事敗後,塞萬提斯都勇敢地站出來,麵對酷刑和死亡的威脅,獨自承擔全部責任。他的這種英雄氣概,使殘忍暴虐的海盜頭子也為之懾服,並說:“隻要把這個殘疾的西班牙人看牢,整個阿爾及爾的安全就有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