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附錄:李國慶夫婦演講精選(3)(1 / 2)

中國零售總額不加建材是6萬億,加上建材是10萬億。中國的消費品還會增長,我也相信會從今天3%的網上零售總額占到10%,甚至可能更多。如果在座的朋友們、企業家們和有雄心的金融家們,可能占到10萬億裏麵的1萬億。1萬億的市場,誰有多少錢能把別人清空?現在很多企業的虧損率我過去都沒遇到過,毛利率是10%,虧損達到35%,你有多少錢?2004年亞馬遜來了以後,我們怎麼辦?財大氣粗怎麼辦?把我們打死怎麼辦?當時就跟亞馬遜說了,當他的銷售達到一個億的時候,他常年在中國虧損50%,我們毛利率20%,一個億的銷售額他虧五千萬,他不心疼,兩個億虧一個億,小意思,四個億虧兩個億也不心疼。16個億虧8個億還不心疼嗎?沃爾瑪一年虧一億美金,CEO就得走人啊!

上市公司虧一億,股價這麼高,合算不合算啊?如果你投入的金錢總量,把實體零售業都打死了,你怎麼有那麼多錢呢?實體零售業幾個巨頭在豪賭,特別是以馬化騰為首的,他要賭未來的電子商務。誰要打蘇寧易購、打國美,你要比他多6倍的資金才可能打得動。把他們打死了,總裁都已經繳槍了,我們都死了,你怎麼辦?

第四,從哪幾個方麵能夠構建競爭優勢。

第一個優勢,錢就不說了,能“搶錢”的時代大家去“搶錢”。按照美國的模式,長期虧損就是為了打壓別人。說電子商務是泡沫,他的模式是什麼?多品種、低價格、拓展交易方式,他全有。但是這不是他的精髓,他的精髓是動手早。

第二個優勢,就是當當網的模式,它的模式精髓是什麼呢?首先,是每兩年實現一個品類的絕對領先。圖書銷售占了中國市場的20%以後,我的日用百貨始終是170%、190%的增長,以後還會更快。包括服裝、3C家電等也不會慢。其次,是成本絕對領先。大家都有戰略,我們是絕對成本領先,主要體現在采購成本。

第三個優勢,向沃爾瑪學習。沃爾瑪在美國的網上零售已經不得了了,這也是亞馬遜在美國感到心寒的。沃爾瑪就是供應鏈、物流,在美國,他的毛利率總共加起來才20%左右,比別人低5%,甚至有人說沃爾瑪是一家物流公司。你也可以這麼說,不僅僅是物流運送,跟供應商那一套價值鏈管理,也是可以尋找競爭優勢的。

第四個優勢,別什麼優勢都去創造。

第五個優勢,搶占區域市場。我們在中國要不要開書店啊?我們連英國、加拿大都不去,我們隻走美國的消費,這就是定位,就是區域市場。

還可以創造競爭優勢。我始終做一個品類。百貨中心、超市都退出,就因為蘇寧的崛起,因為規模足夠大,不開綜合百貨超市,還可以創造什麼競爭優勢呢?剛才政府說了,自有品牌。是的,是自有品牌。

凡客就是很好的例子。在網上創造自有品牌,迅速崛起。把整個分銷成本降到最低。自有品牌經常要占到10%到20%,如果沒有自己的“麵包房”,他立刻虧損。一有了“麵包房”,利潤率是很高的,這就是自有品牌了。當當的圖書何嚐不是?當當少兒書占中國少兒書的40%,這40%是我們自有品牌,別的沒有。

我不相信通吃。我們是強調中端和中高端。不做低端和高端。

六、《破壞式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根本》

——2012年7月28日李國慶在青島“未來之星”年會上的演講

宏觀的教授們都講了,為什麼叫破壞性創新?舉個小例子。大家都知道15年前的朗訊紅極一時,曾經引領幾十年的風騷。但是,在美國,1999年—2001年之間,朗訊的股價一下從100多美金一股變成了1美金一股,如今這個公司已經不存在了。問題在哪兒?就是在通訊傳輸做了錯誤的判斷。當別人已經研究光纖傳輸的時候,它還在研究銅線的傳輸,沒有抓住重大的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這個公司就沒了。

再講大家耳熟能詳的柯達。我當時跟柯達的人吃飯,他們說你們當當網還在100%的增長,我們柯達每年都在裁人,就是因為柯達的CEO根本不承認數碼相機會成為人們熱衷的機器。再講到諾基亞,五年前我跟他們接觸,我說你們五年內會完蛋。他們做的事情就是今天蘋果取得成功的事情,在諾基亞的發展藍圖裏都有過,不僅是最大的手機製造商,還是最大的MP3製造商,還是最大的數碼相機製造商,也是最大的遊戲運營商,聽著都對,但這些都在這個部門裏,並不受重視。今天諾基亞的市場份額已經搖搖欲墜了。所以這個創新是競爭所迫,是被“未來之星”的企業逼迫著去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