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如果
日子,月份,年代,生活,生命,輪回。
我不知道自己是從何而來,每一個人都不知道,我也更不知道自己將從何而去,每一個人也不知道。生命就是這樣的,悲哀。有時候又說生命是絢爛的,我不知道這個詞是從何而來,像是詞作家杜撰出來的。生命既是悲哀的,為什麼又會說是美好的,不過好像跟我也沒有足夠的關係,我依舊過著我自己的日子。
每一個孤單的人都和我一樣,想著,這樣,那樣有的沒有的。又,為什麼說搞藝術的都是神經病,我想都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孤單惹的禍。孤單的人懂得思考,不停的在一個問題上兜圈子,或是把幾個相同的,甚至是不相及的問題拿來同時考慮,往往得出的結論都是那種莫名其妙的。其實這種莫名奇妙源自於一般人對於一件事物的不了解,因為都沒有人去仔細的思考過那些問題。要是再換個角度來說,其實孤單的人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所以他們的路要比別人走的更遠,更長。
下一個,就是孤單的人走的路。簡單,沒有退路。
我們90後
中國近代史是很奇怪的,從83年之後文革,青年隊下鄉,破四舊,其實70代經曆的是很特別的,他們堅強,有責任,有擔當。相比之下80代被稱之為“垮掉的一代”。因為生活富裕了,他們開始浪費,也可以浪費了,70代的人不理解——為什麼好好的饅頭沒吃就要扔掉?可是這也隻是因為貧窮到富裕之間形成的巨大反差。很多人思想上沒有接受起這個事實,已經富裕了為什麼我們還要過窮日子?那一代,大人小孩剛好是兩個極端,就像是一個乞丐和一個一夜暴富的富翁一樣,而他們還要生活在一起,其實80代並沒有垮掉,隻是一成不變的生活突然被打亂,有些人不適應了。
社會變化的太大了,從80到90年,出生在90年的孩子剛好趕上了結束的尾巴。90後,90年以後出生的孩子。沒有經曆過所謂的貧窮,,好像這也成了成長之中最大的硬傷。網絡這種東西剛好在他們12,13歲的時候出現在他們的生活裏,那時候他們一邊經曆著社會的變革,一邊享受著網絡帶給的虛幻世界。很多人會把網絡和90後聯係在一起,或者說把無知和90後聯係在一起,我們是要怪網絡來的太快了,還是孩子小不懂事,其實不管怎麼說畢竟網絡讓這一代孩子忘記了太多東西,90後的很多思想都來源於網絡,這是新中國成立後幾代人中都不具備的。也因如此這些70代,80代不屑於看待90後,其實90後在70代眼裏不過隻是一群弱智的綿羊,而那一群綿羊竟然整日幻想著自己是藍天上那多多白雲。
而那種妄想之後我們是不是也失去了原本最純真的東西?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與外界交流的媒介都成了網絡,不再有藍色鋼筆字寫在畢業的留言簿上了,取代的是一串8位9位的數字。沒有信封,沒有練習冊,沒有作業本,沒有藍墨水,紅墨水,可是我們竟然沒有一點懷念,而我們又有多久沒有看見過一直鋼筆了?其實有很多人不理解,可當你再也找不到童年的記憶,你會發現原來那些看起來一文不值的東西是那麼的珍貴,你的記憶除了電腦鍵盤,鼠標,還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