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 兩份報告,頭痛(2 / 2)

齊嶽,作為一個專門和技術方麵打交道的行家,自然是對於這個燃料電池技術讚不絕口,字裏行間,除了對於那個唯一的樣品電池的製作表現出極度的不屑以外,倒是極力讚成齊總盡快的投產燃料電池——這東西在齊嶽看來,完全就是電池技術發展上的一次飛躍——當然,實際上也確實使一次飛躍。

光這一點,就已經讓齊嶽的情緒足夠激動——實際上,齊嶽對於生產比其他人更高一級技術的產品,都很有興趣。齊總當初投產上馬鎳氫電池,也就是在齊嶽這個侄子的鼓吹下才下定的決心。

不過,這份報告裏麵真正打動齊總的東西,卻不是什麼科技含量之類的,而是齊嶽在肢解了唐明手工製造的那塊電池後,重新根據唐明給出的資料,在調整了反應電極和燃料濃度等多種參數後,得出的結論:在保證一次添加燃料可以供電兩千毫安的情況下,整個電池的造價,不會超過人民幣二十元。

光憑比唐明當初預估的成本一百元少出近五分之四的成本,這差不多就足以讓齊總捂嘴笑道內出血了。這一點,倒確實是唐明在估計上的嚴重失誤,對於大規模工業生產的成本,唐明還完全不太了解,他的價格估計,是建立在拆裝了不少電子產品和在電子市場上,被小商販用一塊錢一個二極管坑後的基礎上,而得出來的。

但是劉亮的報告,看起來就不太那麼令人高興了。作為一個隻是負責銷售的人員來說,劉亮不大體會得到這個電池的所謂先進性。雖然從成本上來說,這個電池和同類的產品比較起來,卻是是優勢巨大,但是,問題也是同樣的明顯。

現在齊總的電池廠,生產的是電動自行車的電池,而電池的買家,是各個電動自行車生產廠,這就意味著,想、劉亮他們一幹人員的銷售渠道,都是集中在電動自行車這方麵,從大的角度上講,這個渠道是廠家對廠家的。可燃料電池成產出來是幹什麼的?是直接麵對終端市場的產品,現在電池廠的銷售部門,完全沒有這方麵的銷售渠道。這就意味著,如果上馬生產燃料電池,就要把以前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渠道關係統統推翻,然後再從無到有的重新建立一條到終端的銷售渠道。這一點,對於所有的銷售人員來說,無疑都是一場噩夢,如果要選擇的話,恐怕包括劉亮在內的所有人,都願意帶著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渠道關係跳槽,也不願意重新來做這個渠道。

沒渠道,你再好的產品也賣不出去,更何況,現在壓根就還不知道這電池的市場到底有多大不是?

劉亮的表態,讓齊總很是頭疼,放棄燃料電池吧,齊總很心痛,可要放棄現在的這個銷售團體吧,那就不僅僅是心痛的問題了。

“你們都先去工作吧,這個問題,我在想一想?”齊總很是無奈揉著太陽穴,揮手讓手下的兩員大將先行出去,自己看著桌子上的兩份報告,頗為舉棋不定。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