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挖下二十米,前麵一空,卻是挖進了個高達六十多米直徑四十米左右的溶洞裏。敲擊聲在洞內回聲不絕,嗡嗡直響。我們的坑道作業正好做到溶洞的中部,下麵還是黑不見底。
“蛐蛐,向下放個螢火蟲看看。”
蛐蛐習慣性地念了個“馬裏馬裏紅”,一個大火球忽地向下飛去。
我們目瞪口呆!在溶洞的底部一直延伸到外麵平整的穀底,密密麻麻地擠滿了還沒有見到過的各種怪物,正都悄然無聲地對著我們排成了一片!蛐蛐的螢火蟲引起了一陣波浪式的騷亂,飛到離地還有十多米高時,幾百道黏糊透明的團狀物如從壓縮水槍噴出來一樣一起射向火球!
“靠!好象都在等著我們下去送死嘛!再發一個,大家一人認一種怪。”
這次看清楚了,有三種不同的怪物:肉屍獸、骷髏獸、盔甲蟲。
肉屍獸:28級,如水母一樣爬在地上,渾身黑紅斑點相間,沒有五官,直徑約兩米高八十公分,有八到十根觸角,形狀各異。攻擊方式不明,其他屬性也不清楚。從斑點上推測為有毒性怪物。
骷髏獸:28級,骨白色,高約兩米,最接近人形的東西,就象一個人長了四、五隻腿和手然後再擰去腦袋一樣。軀幹粗四、五十公分,“腳”如蜘蛛腿一樣彎曲著長一米五左右粗二十公分,“手”無掌,如蠍子尾巴一樣一端尖利,長一米二粗十公分。應該為打擊類怪物。
盔甲蟲:28級,特別象八十公分的無頭無腳的烏龜,青色背甲龜裂成約十五公分見方的一塊塊,那些黏糊透明的團狀物就是它們所噴射,應該是屬於類似食礦蟲的噴射毒液類怪,攻擊距離估計二十米左右。
“再挖下10米,準備釣魚,然後奸屍!”
“我仿佛看到了一堆堆的金幣!!!”北郭的眼睛裏散發出餓狼一樣的光來,其他人也都差不多。
在數不清的怪物的注視中,我們沿著洞壁再挖了半圈,在離地20米的高度挖出個高四米長十米寬二十米的操作平台來。為了安全與研究方便,我們用直徑達四、五公分的鐵棍在平台和通道之間做出道萬無一失的安全門,另一側做了三個鐵籠以放置怪物研究其攻擊方式。魚線用堅韌的食礦蟲纖維絲編織而成粗為兩公分,魚鉤為精鐵打製,魚餌則是雞。另用食礦蟲纖維絲做了大網一張。
12日晨八時,一切準備就緒,沿洞壁半圈布置的火把把溶洞照得通亮。先釣三種怪物上來關進籠子裏。
首先照例對各種怪物作防禦、生命、敏捷測定。用弓箭、魔法、暗黑、幻術、劍術分別進行攻擊,基本可以確認這三種都屬於高魔禦,高、中、低防禦各一種的怪物。
其次,作攻擊方式與攻擊力、魔攻力測定,扔下活雞活狗若幹等等,然後仔細觀看研究計算。結論是:一、肉屍獸,包裹住怪物然後用腐蝕性毒液進行攻擊,生命450、魔攻力150、魔禦190、防禦100、敏捷80;二、骷髏獸,用尖抓進行物理攻擊,食礦蟲的殼對其無效,生命900、攻擊值190、魔禦和防禦150、敏捷100;三、盔甲蟲,噴射黏液具有麻痹效果,每分鍾可噴射一次,生命700、魔攻力150、魔禦160、防禦190、敏捷90。三種怪物屬於一個比礦蟲智能稍微高一些的共生係統,骷髏獸為主力攻擊手,肉屍獸吃肉,盔甲蟲吸液體,骷髏獸吃骨頭。
其三,是最重要的奸屍,研究其經濟利益。得成果如下:一、盔甲蟲的殼基本屬於食礦蟲的加強版本,製作成盔甲後防禦預計在90左右,魔禦50左右;二、盔甲蟲的黏液與肉屍獸的毒腺均可以作為暗黑術的材料煉製;三、從肉屍獸身體內提煉出了一種濾毒絲,如果運用在盔甲上估計可以大大提高其魔禦值;四、骷髏獸是中看不中用的東西,除了做看門狗一點用場也沒有!
最後,是研究大量收割的方法!不過,這得等我們去鑒定職業以及看看比武大賽之後再回來實施,而收割方案已經成型。這幾天零零碎碎也殺了些蟲子和獸蟲,不過等級還都在49.5左右——這好辦,找個附近沒有開發的異化洞穴,衝到深處殺個幾小時然後再引一批怪到洞口遮住就可以了。
10月13日午夜,我們都到了50級。其他36名黑甲9個47左右,15個40到45之間,12個20左右。腦網之上匿名14人已經被去掉,目前最高為世外如風44.4的一級魔法師。
一級劍士,50級,聲望4700
基本數值:生命157魔法 149攻擊194魔攻151防禦196魔禦154準確188敏捷155
戰鬥技能:輕功(學)39.8%,內功(學)43.5%,劍法(學)71.32%,弓法(學)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