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朗讀 第四十四章 老爺子的路線
兒子和兒媳工作都很忙,老爺子不得不從遙遠的鄉下,趕來城裏,照顧孫子。
孫子已經上小學了,學校離家有三四公裏遠,但有公交車可以直達,按照兒子的意思,每天早晨,老爺子將孫子送到公交車站就可以了,不必到學校接送。可是,老爺子卻堅持要將孫子送到學校大門口,再自己回來。老爺子擔心城裏的車太多,人太雜,不安全。兒子也隻好依他了。去的時候,老爺子是領著孫子坐公交車的,回的時候,老爺子卻從來不坐車,而是步行回來。好幾公裏呢,得走多長時間啊。有幾次,兩三個小時過去了,家裏的電話還沒人接,說明老爺子還沒有回到家,這讓兒子無比擔憂。可是,不管別人怎麼勸,老爺子就是固執地不肯坐車,而是一路走回來,風雨無阻。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百思不得其解的兒子,決定要搞清楚真相。他請一個朋友,幫忙跟蹤下老爺子,看看老爺子送孫子回來的路上,到底在忙些什麼?
這天,老爺子照例將孫子送到學校門口。看著孫子蹦蹦跳跳走進校園了,老爺子返身往回走。
走不多遠,老爺子進了一家小吃店。很簡陋的一家小店,是一個破舊的工棚改建的,一看就屬於違章建築,估計不久,就會被拆除了。進出小吃店的,都是民工模樣的人。店主和老爺子似乎很熟,熱情地打著招呼。不一會兒,老爺子的麵前,擺了一碗黑糊糊的辣糊湯。老爺子出門的時候,吃過早飯了啊。沒吃飽?老爺子一邊吃,一邊和店主閑聊著什麼,很投機的樣子。老爺子滿頭大汗地吃完了辣糊湯,又坐了會兒,付賬,起身和店主告辭。
老爺子繼續往家走。走了幾百米,老爺子突然拐進路邊的一個胡同。這是一個城中村的入口。往裏走不多遠,老爺子在一家小理發店門前停下了。理發店好像剛開門,一位五十來歲的老師傅正在打掃,見到老爺子,很開心的樣子,搬出一把椅子,讓老爺子坐,兩個人大聲地說著什麼。說著說著,老爺子和老師傅會突然哈哈大笑起來。正聊著,有個老人慢騰騰走過來,像是要理發,老爺子站了起來,揮手和老師傅告別。
老爺子沒有回到大路,而是繼續朝裏走。穿過這個城中村,再繞過一個臨時搭建的簡易菜市場,也可以回到家。但這條路兒子很少走,他平時都是開車走大路的。大路很寬敞,很繁華,誰會在意高大建築物後麵的那些角落呢。
拐個彎,老爺子在一個修車鋪前停下來了。修車的是個年輕人,正在忙碌著。地上,反架著一輛自行車,還有一輛被卸了輪子的摩托車,這都是要修理的,看來今天的生意不錯。年輕人看見老爺子,咧嘴笑了一下,繼續忙他的活。粘著油汙的臉,很燦爛。一個三四歲的小男孩從鋪裏跑了出來,老爺子一把逮住他,小男孩見是老爺子,並不害怕,反和老爺子嬉鬧起來。這時候,又從鋪裏走出個年輕婦女,懷裏抱著個幼兒,一邊嗬斥著小男孩,一邊和老爺子打著招呼。老爺子樂嗬嗬笑著,摸摸小男孩的頭,走了。走出很遠,小男孩忽然對著老爺子背影高喊,明天還來啊。老爺子扭頭,很認真地衝小男孩點點頭。
前麵就是菜場了。菜場後麵有條路可以繞過去,老爺子卻走進了菜場。走幾步,停下來,看看,摸摸。兒媳婦每天一早,就上小區門口的大菜場買好了菜,不需要老爺子再買菜了。老爺子看到那些青翠欲滴的蔬菜,就忍不住停下來多看一眼。最後,老爺子在一個菜攤前停了下來,稱了一把菜。然後,掏出煙,遞一支給賣菜的老漢,自己點一支。
賣菜的老漢,哆哆嗦嗦點著煙,兩個人隔著攤位,一邊抽著煙,一邊聊著什麼,夾雜著賣菜老漢的咳嗽聲。
最後,老爺子拎著一把菜,回到了寬闊的公路上,這裏,離兒子住的高檔小區,就隻有百多米遠了……朋友一五一十地將老爺子的回家路線,告訴了兒子。兒子問朋友,聽到老爺子都和他們說什麼了嗎?朋友一臉茫然地說,老爺子和他們講的,好像都是你老家的方言,我根本聽不懂。方言?兒子陷入了沉思,在這個城市裏,有好幾千來自家鄉的打工者,他們分布在這個城市的各個角落,他和他們生活在完全不同的軌道上,他很少留意他們。他恍然明白,年輕時曾是生產隊長的老爺子,為什麼會找到並樂於沿著那樣一條路線回家了,也許是他聽到了久違的鄉音,也許是他嗅到了難舍的鄉情,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