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1 / 1)

對於五十歲以下的中國人來說,張學良就像一個活的影子,沒有人不知道他,但幾乎沒有人見過他。在近代史中,如果要弄一個十大風雲人物排行榜,張學良必可名列前茅。

張學良字漢卿,號毅庵,祖籍遼寧海城,1901年6月3日出生於遼寧省台安縣九間鄉鄂家村張家堡屯(舊稱桑子林詹家窩鋪)。國民黨將領,西安事變的組織者。奉係軍閥首領張作霖的長子。1928年張作霖被日本軍人炸死後,張學良就任東三省保安總司令,開始統治東北。張學良有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思想,不願作外國人的奴仆,特別是父親的慘死,使他親眼看見了與日本人打交道的危險性;加之,國仇家恨的痛苦,使他刻骨銘心,時時不能忘懷,所以他決不作曆史的罪人,而要像嶽飛、文天祥等曆代民族英雄那樣,保持高尚的民族氣節,為了謀求集中全國力量共同禦侮,他於同年12月,以“易幟”的果斷行動,宣布服從南京國民政府,任東北邊防司令長官,陸海空軍副司令。

西安事變後,張學良一直被軟禁,在1946年召開的政治協商會議上,中共曾提出釋放張學良,沒有成功。後國民黨撤往台灣,蔣介石將張學良轉至台灣繼續軟禁。1988年,蔣經國逝世後,張學良逐漸獲得人身自由。1993年4月受聘為東北大學名譽校長,5月受聘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名譽理事長。1995年離台,僑居美國。2001年10月15日下午2時50分,在美國夏威夷首府檀香山史特勞比醫院病逝,享年101歲。

在五光十色的中國近代史中,在百餘年當政者的公私生活和政治成敗的記錄上,最多彩多姿的領袖人物“少帥”張學良將軍,應該是獨占鼇頭了。他那帶有濃厚傳奇性和高度戲劇化的一生,在民國史上老中青三代的領袖中,真沒有第二人可與其相比。讓我們打開書去探索少帥那傳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