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滿滿都是算計(1 / 2)

不管那些個大人物們在背後想著什麼,都不能阻止《白色巨塔》像是《流星花園》附體一樣,重現偶像劇開天辟地占領電視的榮光。也許有觀眾會不爽被一部電視劇占領全時段,在這一個小時,除了看《白色巨塔》就隻能看寓教於樂的新聞類節目。但不管願意不願意,都得承認,在這個九月底,整個台北隻有一部作品出現在你眼前,它就是《白色巨塔》。

這是屬於可米睿智劇場的最新力作,是一部即便是在二十年後,片中的主人公們人到中年,都可以拿出來再次重播給少年人看的優秀作品。

楊浩如的文章一如既往的浮誇,當然姑娘從來不是靠文字內容取勝的。跟可米睿智的良好合作,讓楊狗仔拿到了不少獨門照片。什麼拍攝時的花絮照,杜翰文徐若暄親密互動照。觀眾一打眼看到的是照片,隻有照片吸引人,才有可能去看文字內容。顯然在這一點上,楊浩如贏了全台北的狗仔,這也是姑娘能坐上副主編的砝碼,跟可米睿智良好的私交。

一直跟楊浩如不怎麼對付的麥若愚倒是從中立的立場上,細致分析了《白色巨塔》首播突破性成功的原因。

台劇從來不喜歡拍職業劇,究其原因不是職業劇不討喜,而是在類型劇上有太豐富的故事資源。從古龍,瓊瑤開始,優秀小說家與電視劇的結合就已經形成了完整而成熟的產業鏈條。後來人便自然而然的走近要麼古裝武俠,要麼苦情家庭劇的範疇。製作方習慣如此,觀眾也習慣打開電視就能看到這些內容。但可米睿智從來就不是一個循規蹈矩的傳統電視劇製作方。從《流星花園》開始,他們所做的事情,就是打破舊有的製作思維。主角清一色沒有超過三十歲的演員,配角更是年輕的可怕。可米睿智挖掘的是以往從來不被大家所重視的收視群體,青年人群體。

另一位新晉名嘴許聖梅讚同了麥若愚的觀點,同樣的論調,玩出了些新花樣。

《白色巨塔》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可米睿智作品,沒有之一。從《流星花園》開始,說實話稍微有些看不起那幫現在紅透天的大男生。我承認我是個因循守舊的人,喜歡循規蹈矩,認為一個演員要成熟,成為一個明星起碼需要一段時間去成長。但可米睿智的小夥子們給我一個耳目一新的感觀和經驗,其實最純真的東西,是可以被觀眾所感知和喜歡的。以杜翰文為首的年輕偶像們,他們或許有這樣那樣的不足,甚至你可以說他們唱歌一般。但那些笑起來陽光燦爛,真實的跟鄰家哥哥,或是帥起來又像是貴族似的男孩就是能讓人喜歡。打心底的喜歡,跟從來沒戀愛過的傻妹一樣,一度覺得自己是個花癡。

很多女粉絲在看過許聖梅的文章之後,都覺得自己找到了知音,那真的是花癡啊,其中就包括最近有些悶悶不樂的許偉甯。姑娘不開心不是因為最近沒有零花錢,也不是因為被討厭的男生送了禮物,隻是因為杜翰文告訴她即將就要去內地。

“我可不可以不要去啊,沒關係的,在台北我上商科都可以的啊。”許偉甯嘟著嘴,對著電話說著,一旁楊丞琳看了姑娘一眼,笑了笑繼續喝奶茶。

“這不是送禮物,而是工作的一部分。無論如何都得完成這個任務,哪怕每學期不及格我都無所謂。”電話那頭杜翰文把車停在路邊,下車接著電話。徐若暄撐著下巴,趴在車窗看杜翰文的背影。

“不是學習的問題啦,現在我想待在台北嘛。”許偉甯開始撒嬌了,不過很快就發現這招對杜翰文沒有用。

“去內地上大學,回來我給你開部戲,讓你做女主角。或者你在台北隨便幹什麼,我都不理你。自己選吧,現在就選。”杜翰文說著,聽許偉甯哽咽著說去上大學,笑起來,不過語氣還是冷冷的,“哭什麼哭,這幾天好好跟媽媽去玩,金鍾獎結束了,就收拾行李去。”

掛了電話杜翰文搖搖腦袋,這丫頭真是相當傷腦筋呢,想一出是一出的。扭頭看見徐若暄在看自己,笑了,“看什麼,今天是不是很帥。”

“自戀,都有雙下巴了。”徐若暄撇撇嘴。杜翰文湊到後視鏡上看了看,“哪有雙下巴,騙人是小狗喔。”

勾著杜翰文的下巴,徐若暄在杜翰文臉上印下一個唇印。樂嗬嗬拉著杜翰文的手不準擦,仔仔細細看了半天,這才遞了張濕紙巾過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