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小美的決定(1 / 2)

耐著性子看電影,認真的去幹一件事情時候,還是可以代入進去的。畢竟杜翰文也算是個偽文藝青年,對於文藝片有天然的親近。講道理嘛,易誌言能拿戛納大獎也不是靠紅包走後門,而是真的有可取之處。這也說明《藍色大門》本身是很不錯的,畢竟是大獎影片。

如果有看過原版的《藍色大門》,那麼再看這部不一樣的版本,會有一種詭異的感受。就像是當年被你鄙視的臭丫頭,十年後變成女神從你身旁走過的直視感。人還是那個人,氣質卻全變了。就像現在大銀幕上的《藍色大門》,故事依然還是那個屬於桂綸美的故事,不同的是整個影片透露出的氣質。青澀又有些茫然,但快樂和無畏的青春是屬於原版的氣質。現在呢,青春依然是青春,隻是比重更多的落在桂綸美跟許偉甯身上,所以屬於少女的粉紅色彩自然而然的展露出來。

毫無疑問,現在的《藍色大門》是一部女性主題的青春片,而不是原版那個青春主題的電影。就是突出的這點,才讓易誌言拿到了導演大獎。杜翰文忽然發現自己是有些頓悟了,也是在娛樂圈混了這些年,總算有些經驗了。

原版中孟克柔跟林月珍一起騎自行車的畫麵沒了,取而代之的是桂綸美載著許偉甯的橋段。趴在桂綸美背上的許偉甯,眼神閃亮的像是在跟杜翰文說著什麼好玩的事情一樣。而騎著自行車的桂綸美,跳動的發梢,這就是青春的色彩。那麼獨特,兩個人的畫麵,純淨的沒有一絲雲彩,湛藍的天空,快樂的心。跳動在台北五顏六色的夜晚,在這座浮華的城市,兩個少女像是精靈一樣那麼與眾不同。這是這樣的畫麵,就足夠易誌言驕傲了,這是截然不同的《藍色大門》啊。

也難怪外媒在提到這部影片時候不提杜翰文了,在易誌言把屬於這部影片獨特的情緒點提升出來之後,杜翰文真的就變成了工具人。串聯故事情節,推動故事發展。而一部青春片最重要的真的不是故事,而是情緒。屬於那個年紀,特殊的情結。不懂什麼天長地久,不懂買鑽戒送車子,一顰一笑隻是為了彼此一個眼神,開心也隻是為了在課堂上一個完美的回答問題。青春不需要黑曆史,在那個彼此都離成熟還很遙遠的時候,心與心的碰撞才是最真摯的感情。

桂綸美跑步到汗流浹背,男孩一樣的劉海貼在額頭,那鏡頭忽然讓杜翰文想起了《初吻》裏的蘇菲瑪索。同樣的神采飛揚,活力四射的少年人模樣。這種魅力無關於欲望,而是引起人共鳴的一種活力。熱情會提升氣氛,讓人忍不住會笑起來,想要跟姑娘一起奔跑。

毫無疑問,桂綸美在電影的表現,比自己在拍片時候看到的更好。這也是自然的,減掉了一些不必要的鏡頭,連貫性更強,畫麵衝擊力也是一波接一波。跟在拍戲時候,時不時就要喊卡顯然是不同的。而桂綸美的好,是靠許偉甯的配合發揮出來的。無根之萍要逐水而居,想要像一朵花一樣綻放,是需要根去固定,要綠葉去施加底色襯托的。

杜翰文知道許偉甯在整個拍片時候都是把桂綸美當做自己去演的,一度杜翰文認為這可能是許偉甯人生裏最佳演出了。不過在看到電影的時候,顯然認為丫頭還有成長的空間。說實話按照劇本來講,林月珍的感情是釋放的,跟孟克柔的內斂形成對比。但在電影裏,顯然許偉甯表現出的卻是更小女孩的那種羞澀。即便是對桂綸美說著暗戀男生的事情,也是小女孩特有的那種眉梢收斂的清純。

影評人會受到電影內容的影響,直接從女女之戀去看許偉甯的愛,這種內受外攻對上桂綸美這種外受內攻真是絕配。但從杜翰文這看到的卻是一點兒不相稱的感情,特別是有兩個跟畫報似的畫麵。奔跑著的許偉甯回頭看向桂綸美,揮揮手,笑的燦若桃花。桂綸美愣了愣,嘴角掛起微笑,使勁揮手回應。看起來很美,極度符合電影裏兩人的關係,但在杜翰文眼裏,許偉甯就是在自己送她回家時候,她一定會揮手告別而已。笑顏沒有一絲一毫的區別,顯然姑娘並不是在代入故事畫麵,而是在想其他的場景。

許偉甯已經靠著杜翰文的肩膀睡著了,這片子對於她來說已經看過很多遍了。早就沒了什麼熱情,接受采訪太累,靠著杜翰文睡覺太舒服了。輕柔的鼾聲,可愛的側臉,在幽暗的燈光下相當迷人。這姑娘也是要有女人味了以後,才會變成妖精的。至於現在嘛,摸了摸許偉甯的臉,還隻是個習慣什麼事都找自己解決的懶蟲而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