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家開播(1 / 2)

監督完節目開頭錄製,便又投入到《白色巨塔》最重要的內容,特別篇拍攝之中。這就是可米睿智的不同之處了,拍個嚴肅的職業劇題材,也要拍特別篇撈錢。原定三十集的台版內容被壓縮成二十八集的量,最後一部分加上擴展內容就變成了一個電視播放版的番外特輯。

不知道粉絲們最後會不會恨的牙癢癢,柴稚屏可一點不放在心上,電視台哭著喊著要預購呢。特輯最後分成上中下集在電視台播出,收益也不會比上映少到哪去。不過當然還是上映最好了,這樣會把自家演員的地位抬升的很高。特別是在台北電影圈集體跟一夜七次之後的狀態時候,可米睿智這種吃了偉哥的作品肯定是大受歡迎的。隻不過談發行的事情,最近遇到一些小問題。沒趕上邁拓最後的瘋狂,今年發行價可能賣不上去,當然另一麵就是可以自己分成了。

於此同時,《回家的誘惑》終於在暑期檔與觀眾見麵。首播百分之十九的收視率已經足以讓柴稚屏驚喜,畢竟這是第一次沒有用可米睿智藝人做主角。依然有這樣的超高收視率,是出乎意料的,說是驚喜毫不為過。

杜翰文看過鈕誠澤剪的****,實際上認真講,從故事性和鏡頭藝術上講,豆導的戲完爆蔡導。最重要的是在對於偶像的運用上,鈕誠澤也一點不差。唯一能讓蔡月勳欣慰的是這是一部家庭倫理劇,不管怎麼無限向偶像劇靠攏,歸根到底也隻是一部家庭倫理劇。

區別是顯而易見的,首播之後網上跟傳統媒體的輿論便開始走向兩條不同的道路。網上除了抱怨可米睿智這次沒有用偶像擔當,感覺很奇怪之外,沒有什麼特別的消息。雖然對於電視劇的評價不錯,聲勢卻並不大。而在傳統媒體上,大家討論的熱情,明顯高漲不少。

這是家庭主題電視劇的地震級革新,緊湊的劇情(二十八集相對於動輒四十集以上,一百集攔不住的傳統八點檔),全新人物設置。都讓人難以置信家庭倫理劇可以這樣拍。當編劇們不再執著於把目光放在豪門大家庭,而是回歸社會中產階級小家庭,表現更多與觀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無論是新瓶裝舊酒,還是舊瓶裝新酒,都能綻放出無限光芒。

嗯,楊浩如的評論,現在在業界都被戲稱為可米睿智的嫡係。這種浮誇的評說,杜翰文可看著不會臉紅,隻能說一句說的太有道理了。

吳倩漣等實力派演員的加盟,給可米睿智新劇《回家的誘惑》添加了製勝武器。以往可米睿智新劇發表,收視率屢破紀錄的同時,也會被詬病演員演技浮於表麵,不得精髓。即便是在劇中演員拿大獎,也會被認為是向偶像劇市場的妥協。但這次可米睿智找出吳倩漣等幾位實力派演員代打,代跑,給這部電視劇打出九局下半逆轉滿貫炮的機會。更平實的表演技法,給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觀的同時,有帶來電影般緊湊劇情的享受。

這評論一看就是收了可米睿智錢的,當然柴稚屏肯定是不認的,證據呢,沒證據說個虛空。當然也有說的比較中肯一點,圍繞內容的,而不是以上那種一看就是軟文的類型。

電視劇雖然直播出了第一集,但從片名就看得出,這是一出渣男和完美人妻的故事。但很顯然可米睿智絕對不會這樣做,因為如果這樣就會陷入到瓊瑤劇的傳統關係譜中。那麼顯而易見,男女主角離婚就指日可待,而小三上位也成為可能。那麼《回家的誘惑》是一部女性主義題材的悲情片嗎?顯然也不盡然,所以編者對於劇情在以後如何發展,有強烈好奇。

這就是比較深刻的軟文了,嗯,軟文歌功頌德,也要說點實在話嘛,不然誰看啊。也有提到特別篇的,這部分基本是無事可做的電影評論在討論的話題。

《回家的誘惑》為什麼不拍特別篇,而《白色巨塔》特別篇已經預定在新年檔期上映?如果單純從故事內容題材來看,顯然《回家的誘惑》更有拍特別篇的空間。家庭倫理愛情片,感情的曲折轉折,這都是很好的特別篇內容。而職業劇,特別是一部小說改編職業劇,在改編空間上,能自由發揮的餘地不大。但為什麼《回家的誘惑》沒有特別篇呢,顯然是因為同家公司是不會跟自己作品打對台戲的。《白色巨塔》是可米睿智下半年推出的冬季檔收官大戲,自然要為這部劇掃清障礙。而另外一點,就顯得有私心了,畢竟《回家的誘惑》主演不是可米睿智藝人啊。

這篇報道就有那麼點深度了,聲望當然是要自己公司藝人去刷的。嗯,這也是當初籌備時候就決定《回家的誘惑》不拍特別篇的重要原因之一。不過有深度的評論向來是不受歡迎的,粉絲們也懶得看啊。你寫那麼深,小學生看不懂,大學生懶得看,高中生有那個時間不如去誠品買杜翰文《白色巨塔》劇照雜誌來看。所以說真理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裏,但消費者卻永遠是那些多數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