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結(1 / 2)

杜翰文確實對用什麼綜藝回歸一直存在疑問,不是想不到,而是可選的方案太多,導致自己難以取舍。這是零二年,有太多好的綜藝節目還沒有出現在製作人的腦海裏。刨除一些因為社會發展應運而生的綜藝,留下來的備選也依然很多。幸福的煩惱也是煩惱,過年這段時間,就一直為這件事煩惱。

比如室內遊戲綜藝,杜翰文能想到的不要太多,從《天才衝衝衝》,《xman》,《情書》,《小氣大財神》不要太多。室外的那就更多了,不過葉心如說的有道理,現在是已經改變過的寶島綜藝史。如今的綜藝圈可不是當年那個開始走向暮年期待新生的綜藝圈,而是全麵蓬勃發展的綜藝圈。因為偶像劇市場帶動的電視市場動力強勁,夾雜在電視劇之中接檔的綜藝也水漲船高。絲毫沒有受到經濟下行壓力的影響,電視台在讚助費和廣告費的驅動下,對收視率有保障的綜藝節目的製作經費都相當慷慨。

《兩天一夜》新年特輯就是去韓國拍的,單集製作費突破四百萬,承擔這些費用的是從旅行社到酒店一條龍商家。作為金星老板之一,杜翰文現在已經能取得這些信息了。言而總之,綜藝圈現在滋潤著呢,大小藝人都活的相當快樂。不過如果沒有引領性作品麵世,這種盛世維持不了多久。畢竟和電視劇不同,綜藝想要進入內地市場的難度堪比把杜翰文送上火星。少了這個大市場,寶島綜藝要走曲線救國的路線。

當然偉大的理想從來都離杜翰文很遠,更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賺錢,更廣闊的市場就意味著更多收視群體,那不都是錢嗎?雖然市儈了一點,但杜翰文也從來不是個天使就對了。

不用太為綜藝不能進軍內地感到憂愁,本身綜藝就是打不死的小強。即便是在當年寶島娛樂圈江河日下,愁容慘淡的年月,綜藝人也活的好好的。綜藝是最接地氣的電視內容,不會像偶像劇那樣挑剔收視群體,更不會像財經節目那樣麵向特定人群。什麼人都可以看綜藝消磨時間,綜藝就是這麼百搭。等再過三四年網絡普及率更高,旗下這些綜藝節目傳播的會相當快。到時候再讓這些綜藝人進入合拍劇市場,那不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杜翰文覺得自己想的稍微有一丟丟遠,把思緒收回來,笑起來,“心如姐,你覺得有什麼節目內容是可以讓一個不怎麼知名的新人,被觀眾迅速認可,並且可以充分發掘新人偶像潛質的?”

葉心如麵對這個問題張了張嘴,完全沒有頭緒。這不是廢話嗎,要能解決這個問題,綜藝圈這些一做幾十年的老藝人都該滾蛋退休了。

“你有?”葉心如不服氣。

“當然沒有。”杜翰文攤攤手,全世界綜藝製作人都在不停的思考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雖然一勞永逸解決的辦法我沒想到,不過如果隻是通過一檔節目來緩解這個問題,我卻是有那麼一點點構想。”

葉心如眼睛開始發亮了,“說來聽聽。”

“比如讓藝人結婚。”杜翰文輕巧的說著,葉心如念叨著結婚這兩個字,“假結婚嗎?”

“當然是假結婚,真結婚那也不願意啊。”杜翰文依然笑著,“每期會有一個主題,設定一對藝人從初識走向婚姻。戀愛總是讓人向往的,但婚姻生活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的,所以這個主題最大的賣點不是藝人,而是用藝人來展示粉紅的戀愛過程。喚起每一個人的青春記憶,那些或甜或酸的感情回憶。”

“甚至用不同性格,不同藝人種類之間的衝突,讓觀眾還能看見藝人是怎麼談戀愛的。”葉心如馬上抓住重點,“還是用組合的概念去營造偶像,或者說用偶像去推動綜藝。這不就是以前想做的,隻是沒辦到的事情嗎。”

杜翰文眨巴著大眼睛點點頭,“的確,未來綜藝節目也需要像偶像劇一樣去麵對特定觀眾去設定節目內容。要做就做的高大上一點,這是樹立品牌的策略。可米睿智自然是不能做的太大眾,我們允許跟風,但也要防止自己跟風。”

張均甯好奇的說著,“我想看周捷倫和蔡學姐談戀愛,今年jay的專輯賣的不錯呢,很紅呢。”

“沒顏值。”杜翰文否決掉了,張均甯嘟嘟嘴,“我喜歡才華。”

“這節目不能請太紅的藝人,不然接檔的藝人缺少驚喜感,節目太難做。”葉心如給張均甯解釋著,“新人,或者半新的藝人是最合適的,最重要的是這樣製作方容易掌握進度。不怕藝人真的在節目裏談戀愛,就怕不按照劇本演的演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