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殺馬特不能忍(1 / 2)

最近半年媒體報道杜翰文的新聞報道的都有些麻木了,從最初的手指舞風潮,到《兩天一夜》紅透半邊天,再到合約羅生門。事情越來越好玩,合約還不算完喔,偶像劇即將開拍,偶像組合即將成軍。現在又爆出這家夥竟然接了個電影角色,雖然馬上就知道是一個小角色,並不是大家開始以為的男主角之類的。依然讓讀者津津樂道,仿佛這多半年來,沒有杜翰文,娛樂圈就沒什麼新聞發生了一樣。

最早知道杜翰文要去演電影的是張均甯,夜跑現在變晚上宵夜聚會,杜翰文當樂子給張均甯說的。

“啦啦,柴姐給我接了個電影角色,女主角是宮澤理惠喔。”杜翰文是完全顯擺的在說,那可是宮澤理惠。

十一歲出道,一本果體寫真集賣了一百五十五萬本,是正版喔,九十年代初,盜版還沒那麼猖狂。九十年代,這位幾乎就是女神代名詞。充分印證了出名要趁早這句話,從十一歲開始就成為大眾偶像,到今年,不過二十六歲而已,卻已經是殿堂級的女神人物。也就知道杜翰文的顯擺從何而來,一個非日本演員可以和這樣一個演員同劇組演戲,是可以吹一輩子的事情。過些年,某度百科裏,搜到杜翰文,就會看到這樣一句話,九九年與宮澤理惠合演電影。

“電影叫什麼名字。”張均甯畢竟是個女生,對女演員沒那麼崇拜,要換木村拓哉,估計早就掐著杜翰文脖子表示羨慕嫉妒恨了。

“《運轉手之戀》。”笑起來,“我看過劇本,是一部很有意思的愛情文藝片。”

“司機和乘客的故事嗎?”張均甯問著。

杜翰文隻得把記憶中這部可以排進百大純愛文藝片的電影內容講給張均甯聽,“是一個出租車司機和交通警察的愛情故事。一個用違反交通規則來給一見鍾情的女警深刻印象的出租車司機,他的愛情故事,也是他那一家子的成長故事。”

“聽起來很有意思呢,比《花樣男子》有意思多了。”張均甯說著,換來杜翰文一個苦笑,“你要知道不是每一個女孩都有一個當教授的爹,一個著名兒童讀物作家的娘,還有個立誌做畫家的姐姐。是他們一起影響了你的審美觀,其實大部分平常女孩,還是很喜歡那類東西的,起碼給了她們很多幻想的空間不是嗎。”

張均甯一臉的驕傲,“看來你在不庸俗這條路上,走的並不順利啊。”

“問題是先得庸俗,才能賺錢,然後有錢了才能不庸俗。”杜翰文聳聳肩,伸手要拿食盒,“要不麻油雞別吃了。”

“呀,那就先庸俗著吧。”張均甯死死護住食盒,“對了,幫我要宮澤理惠簽名哦,其實我還蠻喜歡她的。”

至於小台妹,隻能在電話裏抱怨,小姑娘苦於學業不佳,每到考試季都要從女神降臨凡間,從天使跌落到醜小鴨。恨鐵不成鋼的許媽媽隻好采取極端措施,確保小台妹能考試過關。即便是考完試,也沒空來找杜翰文,立馬就要飛美國探親。杜翰文是聽著電話就在心裏大呼上帝我愛你,許諾了要宮澤理惠的簽名,才讓小台妹沒徹底放棄考試這回事。

至於那幫損友,包括還躺在醫院的黑人,自從知道杜翰文要跟宮澤理惠同劇組,都恨不得堵在杜翰文門口,要簽協議給自己要簽名。狗仔們對杜翰文跟宮澤理惠同劇組這事兒的興趣,是隨著劇組出麵確定杜翰文出演一個小角色而告終。這事兒對於狗仔來說,隻是件插曲,是官司大戲上台前一點調劑。但對杜翰文來說,官司不是什麼問題,眼前這個小角色才是問題。

《運轉手之戀》是一部成功的愛情文藝片,但也是一部奇怪的文藝片。成功的文藝片總能成為某一個演員履曆簿上好看的一筆,也會是演員生涯成功的開端或是標誌性改變。但這部成功的文藝片,奇妙的是並沒有捧紅男女主角。或者說宮澤理惠本來就很紅了,隻是想用這部片子轉型,不過並不徹底。男主角本來就不紅,演完了還是不紅。

是叫好不叫座嗎?也不是,這部片子其實還是賺的不錯。起碼在當時不景氣的華語電影業大背景下,算是部賣座的影片。沒捧紅主角,卻是捧紅了個編劇蘇兆彬。《運轉手之戀》是這位七零年生人的青年文人,首次擔任編劇一職。然後這貨在圈內就成了受矚目的新人,從《雙瞳》,《台北朝九晚五》再到後來自己幹上導演的作品《詭絲》,《劍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