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蘋果公司的創立和崛起 (1)(1 / 3)

有人說,這世界是由三個蘋果改變的。一個是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裏偷吃的那個,一個是砸向牛頓腦袋的那個,還有一個是曾經握在美國人喬布斯手中的那個。如果說亞當夏娃的那個蘋果告訴了我們“從哪裏來”、牛頓的那個蘋果告訴了我們“身處何處”的話,那麼喬布斯的這個蘋果,則告訴了我們“如何讓生活更美好”。

一、史蒂夫·喬布斯的誕生

我想,對於一個被收養的人而言,想要知道某些特質從何而來是非常自然的好奇心。但我主要是一個環境論者。我認為一個人的成長方式、價值觀以及看待世界的多數想法都來自於他的成長經曆。

——史蒂夫·喬布斯

1955年2月24日,史蒂夫·喬布斯出生於美國舊金山,生父是一名大學教師,生母喬安娜是一名年輕的未婚在校研究生。

由於當時社會風氣十分傳統和保守,未婚產子的喬安娜,倍受周圍人的壓力和指責。而且更讓家人難以接受的是:孩子的父親是一位敘利亞移民,生活在保守的美國南方的生母一家極力反對這樁姻緣,生母父親甚至威脅女兒,如果女兒一意孤行便取消她的繼承權。

無奈之下,喬安娜決定獨自去加州生下孩子,然後在當地給孩子找一個合適的收養人。最終,喬安娜選擇了年過半百的保羅·喬布斯和妻子克拉拉,一戶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中等階級人家。喬布斯一家住在郊區普通公寓裏,克拉拉是會計,保羅·喬布斯在一家生產激光儀器的廠裏當工人。這對夫婦十多年來一直希望能夠收養一個孩子,但一直未能實現這一願望。

喬安娜把兒子送給了別人,這並不說明她對兒子沒有絲毫的責任感。“當母親知道我養母沒有大學文憑,養父連高中都沒有畢業時,她花了很長時間才做出決定。”喬布斯後來這樣回憶。最終讓喬安娜作出決定的是喬布斯一家的誠意,他們向這個年輕的未婚媽媽保證,將來一定送孩子上大學。

養父保羅·喬布斯是退伍軍人出身,在收養了史蒂夫後,他和妻子帶著收養的兒子舉家遷往了南舊金山的一座工業城鎮,這裏有不少地方都住著退伍回來的老兵。在這個城鎮,喬布斯長到3歲時,就形成了比較活潑的性格,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兒童多動症。

他早晨往往很早就起來搗亂,就好像他屬於那種天生愛搞惡作劇的孩子。有一次,他和小夥伴們跑到了醫院,就是想嚐嚐殺蟲劑究竟是什麼味道。還有一次,喬布斯把發夾塞到了電源插座內,讓它發出難聞的氣味以滿足自己的好奇心。雖然有這麼一個淘氣的孩子已經很讓父母操心,但他的養父母還是決定再收養一個女孩,她就是帕蒂,比史蒂夫小兩歲。

雖然這個並不富裕的家庭有了兩個孩子,但老喬布斯夫婦並沒有忘記當初對喬安娜的承諾。為了孩子,他們傾盡所有。在史蒂夫5歲時,為了送兒子學遊泳,克拉拉不得不給人做保姆。

雖然生性好動的史蒂夫比大多數孩子更需要嚴加看管,但他顯得比其他孩子更聰明。他在鄰居家的攝像機前麵做鬼臉,騎在三輪車上對街坊四鄰大喊大叫,他還看了很多不健康的電視節目,而這可能是他成年後不輕易交朋友的一個原因。

等到喬布斯10歲的時候,他對電子學方麵的興趣就明顯地表現了出來。一些小型電子產品深深吸引著他,在他幼小的心靈中,他一直想弄明白這些小東西到底有多大的能耐。在那時,他們家已經搬到了加利福尼亞州芒廷維尤的一個半島上。

喬布斯的家地理位置很好,因為惠普公司以及其他一些電子公司的工程師都在這裏居住。每逢周末,一些工程師就會到自家車庫做些維修工作,他們對喬布斯這個孤單、好學而又勤勞的男孩非常欣賞。有一次,一位工程師從實驗室帶回來一個碳晶麥克風給他玩兒。史蒂夫對這個麥克風非常著迷,並問了很多細致的問題。以後,喬布斯就經常到他家來玩兒,工程師對這個早熟的男孩印象頗好,於是就把麥克風送給了喬布斯。

在喬布斯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他受到一位名叫伊莫金·特迪·希爾的老師的深刻影響,這位老師也最終改變了他的人生。“她在我心目中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師,”喬布斯說,“她教四年級提高班的課程,花了1個月的時間就了解了我的情況。她極力敦促我學習,甚至會這樣說:‘我真希望你能完成這些作業,你要是能完成我就給你5美元。’就這樣,希爾老師激起了我內心的學習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