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前從來沒有想到過要寫回憶錄。不用說,我自知毫無文學天才;而且,為了出版我那難忘的丈夫的作品,我老是忙得不可開交,很少有時間考慮與他有關的其他事情。
1910年,我由於健康情況欠佳,精力不濟,隻能把這項我極感興趣的、出版我丈夫作品的工作交給別人去幹,而且,遵照醫生的囑咐,我不得不住在遠離首都的地方——那時候,我感到自己的生活中出現了空白,這空白必須用某項足以吸引我的工作去填補,否則,我就無法照此長期生活下去。
我離群索居,不參與或不直接參與當前的事件,這樣,我的心靈和思想逐漸沉浸在往事之中。回憶往事,我就感到無上的幸福,使我忘記我目前生活的空虛和無謂。
當我翻閱我丈夫和自己的記事本的時候,我發現其中有一些非常有趣的詳情細節,我不由自主地想把我原來速記下來的這些事用大家都懂的語言寫出來;而且我相信,我的兒孫們一定會對我的筆記感到興趣,可能還有一些崇拜我丈夫的天才的人也是如此,他們很想知道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在自己家中的情況。
我於最近五年中(1911至1916年)在不同的時間裏陸續寫下的回憶錄占用了幾本筆記本,我盡可能把它們整理得有條有理。
我不能保證我的《回憶錄》引人入勝,但我可以保證,它對某些人物的行為的描述是可靠和公正的:《回憶錄》主要以記事本作為依據,而且引用信函和報刊文章中的材料加以證實。
我坦率地承認,在我的《回憶錄》中有好多創作上的毛病:敘述冗長拖遝,各章節的篇幅大小不均衡,筆法陳舊等等。但是,一個七十歲的人要學會新東西是困難的;因此,為了我想把費·米·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自己家庭裏和私人生活中的情況(包括他的全部優缺點)介紹給讀者這一真摯和衷心的願望,請原諒我這些毛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