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享受你的痛苦(1 / 1)

哈佛大學的圖書館有這樣一句話:當痛苦不可避免的時候,請享受它。

享受什麼,這可不是希望大家都成為SM愛好者,非要在自虐中得到快感,順順利利的不出事就渾身不自在。這種享受指的是要懂得反思,能夠接受現實並勇敢麵對它,是一種清醒而理智的生活態度。別光顧了喊疼,叫屈,卻忘了思考痛苦中蘊藏的道理。

說起來容易,誰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呢,誰願意麵對有些悲劇都是自己一手導演的難堪局麵呢,不找一個替罪羊來分擔責任,不找個人來恨一恨、怪一怪,實在是痛苦難耐啊。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有人考試沒有考好,她不願意承認自己貪玩導致學業退步,反而覺得都是室友天天玩遊戲帶的自己無心學習,要不是她們的幹擾自己一定能考好。類似的心理比比皆是,老公出軌了和自己不懂得關心老公沒有關係,全都是男人花心外帶狐狸精作祟;男友對自己動手和自己先罵他老娘沒關係,全都是對方素質低下暴虐成性;孩子不尊重自己和自己從來不關心他沒關係,全都是他不懂道理大逆不道。

其實這麼想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沒有錯,任何矛盾都是多角度的,從不同的側麵上看是有不同的解釋。解剖外界因素可以減少挫折帶來的痛苦,就像手術時的麻藥。但和麻藥一樣,分析別人的責任隻是階段性的緩解,轉過頭來還是要盤點自己。長期沉浸在受迫害的感覺中,怨恨別人上了癮,那就隻能原地踏步了。

一個網友,純粹的苦出身,好容易有了自己的家,幾年後被丈夫拋棄。勉強還有個房子,但工作前景不好,收入低,日子過得跟嚼黃連一般,越咂摸越苦。所以她有怨氣,有恨,都是很正常的。幾次交流下來,了解了一些生活的細節和婚姻的始末,不得不說對於今天的境界,她自己性格中的缺陷還是應該負主要責任的。她偏激、多疑、自卑、敏感,非常難相處,如此苦大仇深的個性,也就造就了不招人待見的命運。她丈夫確實不能算好男人,但絕不算十惡不赦,不過就是一個有私心的普通人罷了。她卻因為自己的性格把倆人的分歧演變成了一場持之以恒的內戰,結果把兩個人性格中的惡劣暴露無遺。

她完全不願意任何人以任何曲折的方式說一點她丈夫的好話,也完全不願意承認自己在婚姻失敗中的任何一點責任和問題,聽了就暴怒,氣勢洶洶地穿上戰袍和大家作戰。事情都過去了好幾年,她丈夫也成家過日子,而且還願意幫助她的生活,就剩下她自己憤怒地唱著獨角戲,自己跟自己較勁。

和她的交流最後宣告失敗,因為我在安慰和同情之餘建議她最好學會忘記,不要抱怨,自我反思。於是我被踢出局,估計未來我會名列她人生黑名單的榜首,而且我也懷疑隨著她年齡的增長,這個黑名單會不斷增加,最終她將閉鎖在自己的世界中成為一個被生活陷害的王者。

她用仇恨來逃避自己對生活的責任,可能現實太糟糕了,要麵對需要很多的勇氣,於是她隻能通過恨別人來打發日子。

但如果錯誤過去了,錯誤所衍生出來的痛苦也是白白地過去,下一次,還是如此的去做,那痛苦的意義又在哪兒呢?僅僅是廉價的悔恨是不夠的,單純的懲罰自己和懊惱也未免失之偏激,隻有依靠著品味痛苦從而正確認識自己個性中的缺陷,最終得到一種洞徹,學會修補自己,這樣的悲傷才有價值。

如果在人生的成長中痛苦是不可避免,那麼利用它,享受它,就好像跳板一樣,從一個境界跳到另一個境界,這樣才能不辜負這些痛苦。

痛苦會說話,告訴你很多有關自己的真相。關於你是如何犯錯,你為何犯錯,以及你怎樣才能不再犯錯。這些話,都要認真聽,那都是你付出了代價之後的補償。

痛苦對於人生,就像鹽對於味道。沒有經過痛苦淬煉的人生,是蒼白平淡的。對於人生的認識和體會,不過就是走著走著就豁然開朗了。不要坐等經驗的出現,我們隻能在不停地嚐試和失敗中增加人生智慧。

所以,有時候為了這點收獲,痛苦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