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胖墩快到青春期了,叛逆心重,多說了他幾句,很不開心,鄭重其事地對我說:媽媽,我決定以後永遠也不和你說話了。
不說就不說吧,我很配合地閉上了嘴。沒過幾分鍾,他已經完全忘記了自己的誓言,我和老公聊天,他在一邊沒話找話地說:媽媽,你看我掉牙的地方長出一個小牙尖了。
嗬,我喜歡孩子,就是因為能在孩子的身上看到赤子之心。他的愛與憎都會很直白,坦蕩,他想讓你知道,“你批評我我很不開心”,但這種不開心不會持續多久。他很善於忘記,他有太多可以讓自己快樂的事情,他沒理由一直生氣。
這是孩子獨特的功能,也是他們讓這個世界變得純淨、晴朗、有光彩的本事。每個大人都曾經是一個孩子,但是他們總是會忘記這一點。所以,即使每一個大人都曾經有過這樣的本事,也逐漸被遺忘和丟棄了。
曾經看過一個新聞,一個婦人因為嘮叨被丈夫吼了一句“閉上你的臭嘴”,於是三十年不曾開口說話。她買菜做飯料理家務,一切如常,但就是不說話,任憑老公如何哀求,依然保持不變的緘默。甚至她女兒結婚,都沒能讓她破例。
男人說,這個女人真有種。
不錯,是很有種,這種執著的人我最佩服。我和胖墩都一樣,注意力太容易轉移。即使有人讓我閉上臭嘴,我大概會激憤之下抓其滿臉花,失態是一定的,但要記三十年那麼久?哦,太難辦到了。
要那麼有種幹什麼?又不是上前線打仗,國仇家恨,腎上腺素激升,非要拚個你死我活方是英雄好漢。都是人民內部矛盾,既然還選擇和這個人在一起生活,還願意給他買菜做飯,擺出那麼堅貞不屈的樣子給誰看?有什麼好處?
好處是有的,一定有。我相信,在她不說話的每一天,每一個時辰,她都不可能是快樂的,她心中必然懷著一腔的恨意:你膽敢罵我,我就閉嘴,急死你我也不說話。她留下來,並不是因為原諒了他,而是要懲罰他,要親眼看著他懊悔、難過,並從他的痛苦中,獲得告慰自己的快感。
這才是最大、最可怕的恨意。她寧可搭上自己三十年沉寂的時光,也不放過他。
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在男女關係之中,婚姻之內,很多人抱怨、懷恨、譴責,對傷害了自己的人和事,專心致誌地恨,心無旁騖地恨。恨就像毒品,容易上癮,不需要改變,不需要反思,隻要恨一個人就對了,就可以解釋一切的不如意。
有些人在生活中恨還不夠,還要上網四處散布,把那些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搞臭,鬥倒,最好再踏上一萬隻鐵腳。複仇的感覺真是爽,所以《基督山伯爵》才一直暢銷。
隻是,三十年不說話的婦人懲罰了老公的粗魯,但代價是她失去了普通女人的幸福。烏賊是海洋中狡猾的生物,一旦覺得不安全就會向敵人射出一兜墨汁而逃之夭夭,所以它自己也隻能長得烏漆嘛黑的,沒一張好臉色。想要毒殺別人,自己首先就要先帶毒。那毒,就是洗不掉、剝不脫的黑和暗。帶著毒,靈魂永遠感受不到陽光的溫暖和明亮,隻能墮到最深的深淵,不得解脫。
胖墩曾經也和所有小孩一樣說過“我恨某某”這樣的話。我逗他:你能堅持恨多長時間,一天,還是一輩子?胖墩很困惑地說:一天不夠,一輩子又太長。
是的,恨一天太短,恨一輩子太長。恨就是如此叫人難以衡量。它不像愛,溫暖一刻,即會成為永恒。
我認識一個網友,她的ID就叫“別恨太久”。曾經因為遭遇背叛而久久難以平息憤怒的她,因為改了這樣的一個名字而將心意袒露無遺:寬恕和原諒像胖墩新長出來的小牙尖一樣,頑強地冒出頭,生命在傷害之後獲得重生。
這個過程當然是特別艱難,充滿了來自內心的質疑和反複,要淡忘傷害,首先要停止繼續去恨,去憤怒,去譴責。但當她像胖墩那樣,一旦發現自己還有太多可以去做的事情,她才顧不上一直生一個人的氣。她不再把恨當作一根繩子,生生地吊在那個犯了錯誤的男人身上,她不恨了,才發現生活有多麼輕鬆。
恨是人類自己設定的籬笆牆,每個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高度,鎖住了那些不能自由的心。
如果可以,別恨太久。
恨,不是我們的人生任務。快樂、平和、充實、圓滿,這些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