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張美麗(1)(1 / 3)

張美麗本人確實很美麗,這是我後來才確認的。

在此之前,她的名字是一個傳說。

小學時,我每天上課需要經過一條石板路,石板路邊有一座石條砌成的房子,每到黃昏,胭脂一般的天色,敷在明晃晃的石板路上,把整條巷子烘托得異常美好。

也是每到這個時刻,就會聽到一個女人啜泣的聲音,淒淒婉婉,曲曲折折。也因此,那座房子在這所學校的學生嘴裏,被講述成一個女鬼居住的地方。女鬼的名字就叫張美麗。

年少的時候,身體和見識阻礙了內心急於擴張的好奇。傳奇故事因而成了急需品:關於俠客,關於女鬼,還有關於愛情。

張美麗的故事在學校大受歡迎,因為以上三要素兼有。

據說,她本來是個乖巧美麗的女人,據說,她喜歡上一個跟著輪船來這裏進貨的外地男人,據說那男人長得身材魁梧好打抱不平。在這個小鎮,結婚前女人不能破身,她卻私自把自己給了那男人,他們曾想私奔,最終被攔下,張美麗因而自殺。

張美麗的故事在當時一下子成了負麵典型。在那個時代,身處沿海地帶的這個小鎮,開始有酒樓的霓虹燈,以及潮水般湧來的,前來販賣私貨的人。

小鎮的每個人,都在經曆內心激烈的衝擊,他們一方麵到處打聽那些勇敢邁進舞廳的人,打聽那白白的大腿和金色的牆麵,另一方麵又馬上擺出一種道貌岸然的神情,嚴肅地加以批評。

但誰都知道,隨著財富的沸騰,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各種欲求在湧動。財富解決了饑餓感和貧窮感,放鬆了人。以前,貧窮像一個設置在內心的安全閥門,讓每個人都對隱藏在其中的各種欲望不聞不問,然而現在,每個人就要直接麵對自己了。

那段時間,似乎男女老少都躁動不安,又愁眉緊鎖,老有男人和女人各自聚集在角落,喟歎,以前窮的時候怎麼沒那麼多煩擾。聽完,彼此相對點點頭,卻一副各有心思的樣子。

幸虧有張美麗。張美麗作為一個淪陷的標誌,牢牢地立在欲望的懸崖邊,被反複強化,反複講述。關於她的細節,成了這個小鎮用來教育孩子的最好典型:不準和外地人講話,不要和男同學私下見麵;不能靠近那種漂染頭發的發廊……說完不準,大人們會用這樣的話收尾:要不你就會像張美麗那樣,名聲臭遍整個小鎮。

小鎮沒預料到的是,與妖魔化同時進行的,是神化。

關於張美麗的很多據說,後來就變成了更多的據說。關於她與男友約會如何被抓,關於她身上有種香味能讓男人一聞就忘不掉,關於她男人其實是個開國將軍的後代……

張美麗在我的心中變得栩栩如生又麵目模糊。在過濾掉眾多信息之後,唯一烙印在我們這群學生心中的是,據說“張美麗長得好像色情月曆上,那些靠著摩托車擺姿勢的女郎”。

那時候,一股莫名的衝動開始在我們這群男同學的內心湧動,我們後來明白那叫性衝動,並且,彼此交流起偷偷收集來的色情照片。而張美麗,一個性感如摩托車女郎的女鬼,總讓我們在夜晚提到的時候,血脈噴張。

如果當時小鎮有給學生評選所謂的性感女神,張美麗必然當選。而我癡迷《紅樓夢》的同桌則說,張美麗就是那通靈仙子。

那時代太喧鬧了,隻要看到頭發染色、穿稍微豔色一點衣服的外地女郎走過,大人就要捂住孩子的眼睛說,妖怪來了小孩不要看。過了不到兩年,小鎮的婦女也開始競賽般爭著挑染各種時髦的色彩——要不怎麼和勾引老公的外地狐狸精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