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78年以前那些記憶(1 / 2)

78年以前的記憶,先從兒歌說起。

兒歌雲:

“樓上樓下,電燈電話。

……

穿皮鞋,帶手表,

一腳踢倒個美國佬。”

以上基本上就是那個時期人們的理想和追求。

毛主席“我的一張大字報”,打倒了劉少奇,批判牛鬼蛇神。那個記憶太模糊了。

印象中隻記得兒歌裏有一句:“劉少奇,大肚皮。”

王光美雖然被叫做“美女蛇”,但在大字報上卻被畫成一個又老又醜的女人。

對大字報上的“美術作品”印象最深的,當算“老鼠偷油”。

春生一直好奇,為什麼好多大字報下麵都要畫一個大同小異的“老鼠偷油”畫?至今想不明白。

想請高人指點,又怕被笑無知。

在那以“階級鬥爭為綱”,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在煤礦上當工人是最令農村男人羨慕向往的工作,女人們則以嫁給煤礦工人為榮,孩子們做夢都想有一個當煤礦工人的爸爸。

總之,做煤礦工人的子女是令人羨慕的,不信有兒歌為證:

“伢兒伢兒,你別哭,

你家媽媽向喲北,

……

北邊有徐州,

徐州有多好,

燒餅饅頭盡你咬,

徐州裝煤礦,

收到不會晏。”

“文化大革命”後期,從“階級鬥爭,路線鬥爭”,轉變為“糧食生產為中心”,日子開始稍微有些好轉。

78年,春生以數學成績全鄉第一(語文據說倒數),從村辦小學進入鄉辦初中。這一成績打破了這個偏僻村小的曆史記錄,成為當年小村的驕傲。

春生的學習在小學一直處於中下遊,一年級還留過級,春生對學習不感興趣,上課從不舉手發言,小學畢業語文連漢語拚音也不會,你說糟不糟?!在班上年齡雖然不是最小,但個子最矮,每學期都坐第一排,老師卻對他視而不見,上課從不提問他。

春生雖然學習最差,個子最矮,可也沒人敢欺負他。春生一般不主動與同學打鬧,可誰要是招惹他,把他弄毛了,決不會有好果子吃。春生下手非常重,非常狠!

因為成績差,春生小學裏沒小挨他媽打。春生媽脾氣超級爆,而且暴力,常常撈到什麼就什麼,不管三七二十一,劈頭蓋臉地抽。

春生的暴力傾向可能遺傳媽媽的基因。

春生挨打從來不躲不逃,這也是他性格中的又一特點——倔強。

知道兒媳婦厲害的奶奶,雖然心疼寶貝孫子,卻不敢出來拉勸阻攔。一是怕惹火燒身,兒媳婦“刨不動葍子刨黃瓜”,拿她當“出氣桶”;二是怕兒媳婦打“憋氣棒”,孫子雪上加霜,更加遭殃。

奶奶當麵不敢吱聲,隻能在事後教導孫子:“下次你媽再打你,趕快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