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附錄 為什麼契訶夫41歲才結婚?(1 / 3)

史永利

俄國別具一格的、令人敬佩的著名作家契訶夫生於1860年,1901年結婚,3年後,1904年,便離開了人世。我心裏一直有個疑問:為什麼契訶夫那麼晚,41歲,才結婚?最近,我瀏覽了《契訶夫文集》第14、15和16卷(書信集,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汝龍先生翻譯),跟著他的一封封書信,走過了他的一生。他自己說的話給了我答案。

首先,契訶夫為了維持家庭生活,從開始上大學那一年(1879年)起,便踏上了文學之路,發表文學作品,掙稿費養家,忙得一塌糊塗,但是手頭拮據,生活經常捉襟見肘。契訶夫在許多信裏提到他沒有錢。我想,家庭經濟情況不允許他過早結婚。

1886年,契訶夫已經成為俄國文壇上的新星。1月他寫信給哥哥亞曆山大說:“我還沒有結婚,沒有子女。生活頗不容易。多半夏天就會有錢了。啊,但願如此!”

1887年1月他寫信給《花絮》雜誌出版人列依金說:“千真萬確:一個小錢也沒有!我還沒學會借債,那是一種極大的麻煩事!”10月他寫信給哥哥亞曆山大說:“我又生病,又心境憂鬱,簡直不像話。鋼筆從我手裏掉下去,我根本沒法寫作。我預料最近的將來會破產。要是那個劇本不來救我,那我正當壯年就要完蛋了。那個劇本可能給我帶來600到1000個盧布,可是最早也要在11月中旬,至於在11月中旬以前怎麼過日子,我不知道。”

1888年6月他寫信給列依金說:“我自己也願意套上許門的繩套,可是,唉!環境支配著我,而不是我支配著環境。……我馬上要坐下來為糊口而寫東西了。”7月他從雅爾塔寫信給妹妹瑪麗雅說:“我一行文字也沒有寫成,一個小錢也沒有掙到;要是我這種可惡的清閑再持續一兩個星期,那我就會一個小錢也沒有,契訶夫一家人就隻好在盧卡過冬了。”

1889年5月他寫信給作家阿·尼·普列謝耶夫說:“由《伊萬諾夫》和那些小書掙來的錢,我快要花完了,不預支稿費不行了。我要在各編輯部預支稿費,胡亂花掉,然後抬起眼睛望著天空,開始大聲呼號:‘亞伯拉罕、以撒、雅各和震驚世人的歌利亞的上帝啊,你用五塊麵包喂飽五千人,請傾聽我禱告的聲音,叫土地張開大口,把我的債主吞沒吧;光榮、驕傲、尊崇歸於你,聖父聖子聖靈,阿門。’”5月他還是給列依金寫信說:“今年2月間我有將近1500百個盧布。我原來希望整個夏天,一直到10月為止,我可以逍遙自在地度過,不做什麼事情,我可以周遊全世界,不必寫作。我還沒逍遙自在地生活過一天,而且什麼地方都還沒去過,可是我那1500,如今隻剩下340個盧布了。……我覺得等到我像人那樣生活,也就是等到我有了自己的窩,有了自己的而不是別人的妻子,一句話,等到我擺脫了俗事和紛擾,我就會又動手寫幽默作品,我甚至做夢都夢見了幽默作品。種種題材在我的腦子裏翻騰,好比深水裏的魚一樣。”

1890年4月他給《新時報》的出版人阿·謝·蘇沃林寫信說:“我家裏人的生活費可以維持到9月底,在這方麵我已經放心了。”因此,契訶夫向《新時報》編輯部借了1000盧布,去薩哈林島考察苦役流放犯的生活。在旅途中,他寫了大量遊記,寄給《新時報》發表,“以工抵債”。

1891年2月他又給蘇沃林寫信說:“請您給我寄錢來。我沒有錢了,而且似乎也沒有地方可以拿錢。”8月他給蘇沃林寫信說:“如果您不淘汰這篇小說,那麼我要把稿費的一半用來償還我欠報紙的債,另一半供我糊口。要是您推遲到秋天發表這篇小說,那麼請您打電報給可敬的會計處,要它趕快給我彙300個盧布來,記在這篇小說的賬上,否則我囊空如洗,連出門的路費也沒有了。……唉!我不會到您那兒去了。我是用低沉陰鬱的聲調說這句話的。我沒有路費,而又不想借新債。”10月他給朋友娜·米·林特瓦列娃寫信說:“我希望來年春天我會有一大筆錢。我是根據迷信來判斷的:沒有錢就是快有錢了。”

由於契訶夫身體不好,需要把家搬離莫斯科,到農村去住。契訶夫的那句名言——“如果我是醫生,就需要病人和醫院;如果我是文學工作者,就需要生活在人民中間。”——就是在1891年底寫信說的,決心離開城市。1892年他借錢買了離莫斯科不很遠的梅裏霍沃村的莊園。他3月份寫信給作家伊·列·列昂捷夫(謝格洛夫)說:“先生,這個莊園值13000,而我隻付了3000.其餘的是債務,這會很久很久地像一根鏈子似的拴住我。”這年6月,他給蘇沃林寫信說:“我的心靈痛苦不堪,因為我意識到我是在為錢工作,錢是我的工作的中心。這種痛心的感覺連同正義,使得我的作家生活在我的心目中成為一種可鄙的行業;……我暗自慶幸我有醫療工作,不管怎樣,我幹醫療工作總還不是為錢。我應當在硫酸裏洗個澡,燙掉我身上的一層皮,然後再長出一身新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