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陳到最後言道:“主公之命,某等不得不從。然某等皆為主公護衛,主公入荊,某等便引兵在此等候主公歸來!”
見二人決絕,劉備隻好點頭同意。
就這樣,劉備隻帶著陳宮、黃忠、魏延,又選了十名白馬義從和十名白髦軍,進了竟陵。在蔡和的安排下,他們跟隨著蔡和派遣的士兵,直奔江夏。
雖然蔡瑁征討袁術沒有取得太大勝利,但是劉表心中還是相當的滿足。畢竟蔡瑁從袁術手中攻下了竟陵等地,也算是取得不小的戰果。
當蔡瑁向他稟報潛山之事時,他笑著說道:“吾有幸的汝等相助,故有荊州富庶之地。今遂沒有占取潛山,又何必自擾乎?”
其實,在很早以前,劉表自從平定荊州八郡之後,便失去了進取之心,安於守成。這個時候的他便想那些磨平了呀的老狗,沒有了一點銳氣;若不是還有一絲餘威尚存,怕是已經沒有守成的精力!
沒有想到主公會不責罰自己,蔡瑁十分感動。
他向劉表奏明劉備一路戰績:“啟稟主公,聽聞左將軍劉備一路征伐,淨得豫州弋陽郡、安豐郡;更是擊潰了袁公路的壽春主城,得了揚州諸郡!”
劉表點點頭,感歎的說道:“左將軍劉備果然是個人物。聽聞他曾入宮見了天子,查起族譜,卻是與我同輩,長了天子一輩,被尊為皇叔!想如今,他坐擁青、徐、豫、揚四州之地,何等威風呀!”
正在聽他們議論的時候,一名士兵跑了進來:“啟稟主公,竟陵來信!”
打開書信,劉表仔細觀看,臉上神情須臾瞬變,忽然問蔡瑁:“劉玄德要來拜會我。我當如何?”
“如此機會,何不將他扣下,以謀取豫、揚兩州?”蔡瑁趕緊獻計說道。
一旁文聘出言反對:“此言差矣。那劉玄德厚德天下,主公若是扣押此人,定遭天下人唾棄,而名聲掃地,得不償失!”
“哼,汝豈會懂得個中道理?不過是膽小怕事罷了!”蔡瑁不恥其言,反駁道。
劉表立即製止他,說道:“德珪,汝休要多言!吾與玄德同宗,豈可做此背信之人?況且其昔日多次助我,豈肯作此忘恩負義之事?”
蒯越在一旁說道:“不知劉玄德是否自身前來江夏??若是他前來這裏,當設宴款待,並使荊襄名士相陪,方示主公之厚禮!”
“異度所言甚是。”劉表確實是十分感激劉備,便讓蒯越兄弟去操辦此事。
兩日後,江夏城中熱鬧非常,荊襄名流雲集太守府上。
劉表、劉備初次見麵,都顯得十分客氣。
兩人論起族親。
劉表乃是孝景皇帝次子、漢魯恭王劉餘之後,確確實實的皇親國戚,比劉備中山靖王旁支卻是近了很多,血脈也濃了很多。不過,輩分卻是同輩,劉表年長劉備數歲,故劉備稱劉表為兄。
劉表謂真主言道:“弟得見天子,可知天子尚好?”
“昔時,曹操未成氣候,故天子安好。但不知今日如何,你我皆不能在身旁,恐曹賊不能安心相侍!天子使備出長安,以營外軍,便想威懾曹賊。”劉備言道。
蔡瑁在一旁插言說道:“今天下諸侯群據諸郡,分割州縣,而不朝天子。敢問左將軍以為何?”
劉備麵沉似水的感慨道:“此,天下百姓之災難也,漢室天下之窘迫也。天子年少,暗弱無權,皆十常侍與外戚所致。然,漢室中尚存吾、景升兄、族叔郎君公,吾輩以興漢室為己任,自會再興光武之世!”
“益州牧為避亂世而躲於川蜀,左將軍不過是一番自喻罷了!我家主公剛剛安定荊州,又如何有能力平服諸侯呢?且不說江東孫策虎視眈眈,時刻想吞並荊州,以複前仇!還請左將軍指點迷津。”蔡瑁步步緊逼。
忽然,陳宮哈哈大笑,眯著眼睛看著蔡瑁說道:“天下人皆讚汝謹慎多謀,卻不知汝鼠目寸光。吾主此番拜見景升公,便是意欲結交同盟,共謀匡扶漢室,以正朝綱之大義。區區江東孫策匹夫而已,公便懼已。天下梟雄並起,莫非將軍便舉兵投之不成?”
“汝是何人?竟敢於此亂言!”蔡瑁被陳宮逼迫的無言以對,竟惱羞成怒。
劉備這才向劉表介紹:“景升兄,此乃弟麾下行軍的軍師,受了天子封賞的中郎將陳宮陳公台。”
陳宮?!
久聞劉備麾下兩大智囊——徐庶徐元直和陳宮陳公台,劉表看到陳宮心中頗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