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所受的傷雖然很重,但不知是他有著旺盛的生命力,還是上天真的眷顧他,所有人都認為是無藥可
救的重傷,不久就奇跡般的痊愈了。他身體上的傷雖然很快痊愈了,可內心裏受的傷害卻難以愈合。劉邦
無論如何也不想再回到廣武山上與項羽對峙的陣地了。“隨便怎麼樣吧,我可不管了。”劉邦心裏所受的
創傷遠比弩機給他造成的外傷還要深得多。他經常會回憶起在沛縣豐邑度過的無憂無慮的少年時光。對
現實中正跟項羽進行的爭鬥,劉邦覺得就像一場迷迷蒙蒙的噩夢。“我是太自不量力了,自以為能與天下
英雄爭鋒,我根本就不是能得到天下的人。我隻是被追隨的人胡亂吹捧著,才蹬上今天這個地步的,是老
天爺挑錯了人。子房,難道就沒有人能代替自己了嗎?“劉邦不隻一次問張良,而張良隻當沒聽見,沉默著
不回答。劉邦多次向張良訴苦,號稱多謀善斷的張良也無法解決劉邦的困境後,劉邦便打發人去告訴張
良說:“我暫時先回關中靜養。其餘的事就拜托子房你了。“然後,劉邦和侍從們便化裝離開了。在決戰的
關鍵時刻,主帥竟離開戰場跑回到關中,這簡直是匪夷所思的事,一但情況有變,會導致漢軍士氣大落
,甚至是無法再與楚軍對峙,而全線潰退。劉邦剛剛康複,長途跋涉對身體也不是好事,但劉邦灰心喪氣
,徹底失去了鬥誌,常常隻想靜靜的一個人待著根本,對與戰場心裏有著說不出的厭惡。就算繼續躺在決
戰現場或現場附近什麼也不用做,也是他難以忍受的事。經過了生死邊緣的掙紮,他常會想:“還是平平
淡淡的死在關中好了!至於天下嘛,誰願意去爭,誰去爭吧!管它呢……好久沒有見到蕭何了,很想見他
……得到關中以來,從守著這片黃土高原上的富饒之國跟項羽開戰的那一天起,蕭何就始終平安而又順利
地保障著漢軍的糧草補給,他過得也很辛苦吧……對於可以說是百戰百敗的我來說,蕭何每次都要幫我重
新振作起來。如果沒有蕭何,我早就完了,哪還會有什麼漢軍。自己的兒子怎麼樣啦……那個被稱做什麼
太子的羸弱而又平庸的兒子,那小東西那麼弱,尚未成年的他就像秋後的螞蚱一樣,他怎麼才能快樂的長
大,又怎麼自己保護自己,平平安安好好的活下去呢……”
穿過函穀關,很快就到關中的黃土高原,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秋收之後的田園景象。“今年又是個五穀
豐登之年。”看到關中一片豐收景象,劉邦總算有些欣喜的對身邊的侍衛說道。因為漢王始終沒有精神,
侍從和侍衛們也都像丟了魂似的,整日的表情都有些木木然,一天天的都冷著臉,無法高興起來。當侍從
侍衛們看到他們敬重的漢王終於笑了,他們的心也豁然開朗起來,開始主動的和漢王劉邦說起開心的事來
,劉邦也覺得仿佛漸漸找回了從前那個曾經無所畏懼的自己。當漢王的旗幟一出現在關中大地時,關中人
都熱情地歡迎他們所愛戴的漢王劉邦和所有追隨著他的人。關中百姓的真誠與熱情讓劉邦和追隨在他身邊
的人再次熱血沸騰……
關中曆史上屬於秦,所有人都是秦人,但因為漢王劉邦的關係,他們早已把秦忘到九霄雲外,髙高興
興地迎接漢王劉邦的到來,無數老秦人都對劉邦充滿了景仰之情。在秦統治這片大地時,一直實行征兵製
。以往曆朝曆代對戰死的人都馬虎從事,而蕭何卻獨樹一幟,讓人把在前線戰死的士兵的屍體小心翼翼地
送回故鄉,用官費給他們準備好棺木和入殮時的服飾,並為他們舉行隆重的葬禮。另一方麵,對那些沒
有被征去服兵役的人,從十五歲到五十六歲,一律課以每人一百二十文的兵役費。蕭何采取了這樣一條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