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猛將與智將的對決(1 / 2)

山東半島,猶如一隻烏龜的頭伸進大海裏,把海麵分成了渤海和黃海。在這個烏**的脖根處,濰水

流經那裏。齊王田廣所在的高密城就在半島的尖端部。以濰水為一條巨大的天然屏障,將高密城和大陸

隔開。和高密城一樣,同樣受到濰水和半島的險要地形保衛的,還有在高密東南方向的城陽,由齊相田

光據守著。如果韓信想在半島的尖端部集結數目龐大的部隊,必須先要先徹底掃平濰水以西的山區地帶

,以除掉後顧之憂。當項羽收到齊王田廣的求援後,項羽撥給了龍且數萬兵力,讓龍且立即出發救援

齊王。龍且北上的軍容浩浩蕩蕩,看上去就像楚的主力大軍。一路上,龍且讓軍士們大肆宣揚擁有雄兵

"二十萬"。對於選擇戰場,龍且有兩個遠擇。一個選擇是直接向臨淄城方向進攻,另一個是到齊王廣

所盤踞的高密城去與齊國軍隊會合。不知道在戰場上總是主張進攻,被稱為楚軍“小霸王”的龍且,為

何會選擇與齊王會合的保守防禦戰略,或許也是對獨自戰勝韓信有些信心不足。如果楚軍的主將是項羽

,恐怕會直接選擇與韓信決戰,而不是采取戰略防禦的態勢去高密城,這從項羽接到齊王求援後,就立

即派龍且出兵就可以看出,項羽是想趁韓信還立足未穩的時候,迅速擊潰漢軍,以免等韓信在齊地穩穩

站住腳後,成為心腹大患。龍且及其麾下軍隊進入髙密城時,受到齊王田廣和他麾下軍隊的熱烈歡迎。

龍且有一位幕僚,這位幕僚向龍且建議的戰略方針是:用一部分軍隊固守高密城,其它兵馬則開展大規

模的流動作戰,騷擾韓信軍隊的駐地和後方,聯合當地的農民切斷他們的糧道,如果一切順利,就能將

漢軍逼上絕路,它們除了等死就隻有投降了。韓信與眾將商議策略時說:“如果齊楚聯軍采取守勢會很麻煩。要是由齊王田廣主持作戰,肯定會這

樣做。但楚軍在軍隊數量上超過齊軍數倍,因而按慣例,會是楚軍的主將龍且統一指揮作戰。那麼,我

軍的戰略主要考慮龍且的性格。龍且的性格剽悍,知進而不知退,喜歡進行激烈決戰後踏平敵人的老窩

。從過去的戰例也可以看得出來,龍且的戰法跟項羽如出一轍,也是親自揮戈上陣,一味驅趕全軍急

如星火地向前衝殺。那麼,我軍的策略是,誘使龍且指揮楚軍與我軍進行決戰。”為了使龍且能采取決

戰的方式一決勝負,韓信用重金收買了大批的人,將他們分別派到濰水以東地區,讓他們到處宣揚:"

楚軍是百戰百勝的常勝大軍。而漢軍隻不過是由趙兵、燕兵、代兵加上齊國的投降士兵拚湊起來的雜牌

軍罷了。韓信原來隻不過是個窮書生。當年在淮陰城下晃晃悠悠地帶著長劍,到處閑逛的時候,就是

個出名的膽小鬼,還曾被一個屠夫嚇得從胯下鑽了過去。"這些都是許多人都知道的事實,所以讓人深

信不疑。"正因為如此,韓信對與要和龍且將軍決戰的事已經懼怕到了極點,隻是迫於漢王的命令不得

不出征罷了,一旦麵對龍且將軍所率領的楚軍決戰,一定會大敗而逃。"這些不實之言夾雜在事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