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7章 巡警欒波(5)(2 / 3)

………

在倆人一連串的支支吾吾中,詢問越來越尖銳。在巡警們的詢問越來越讓其中那位東北口音的年輕人臉顯迷蒙之色的同時,那位南方口音的年輕人也越來越驚慌失措。兩隻眼睛不斷地在三個年輕巡警們的臉上掃描的同時,兩隻手也好象沒有合適地方放似的,一會兒緊緊捂住褲腰帶處,好象肚子痛得不得了,一會兒又撓撓腿肚子,好象腿上長了爬蟲,一會兒又捂住襠部提提褲子……

張高他們的眼睛其實一直沒有離開這個越來越可疑的20出頭的南方年輕人。他們三個人悄聲商議了一下,忽然轉變策略:一個繼續詢問,另兩個人的眼睛開始牢牢盯住這個年輕人的手部經常動作的地方,不久,這個剛才還假裝鎮靜的年輕人的精神終於垮了,在另一個東北口音同伴的驚詫目光的注視下,他手腳哆嗦地從腰帶裏、褲襠裏和褲筒裏拿出了三條金光晃眼的小人參大小的金條——

“這是1000多克黃金。我不要了,放我走吧!”

23

事後巡警們查明:這個南方口音的人是21歲的福建莆田人葉慶高,是個以倒買黃金為業的職業販子。他多年來在東北一帶私自買下個體挖金者的黃金,然後橫渡渤海,再到威海市尋機將黃金走私到韓國、日本等地。他的同伴盧兆成,則是他在黑龍江剛剛認識的一位年輕教師。葉慶高假裝親熱贏得了盧的好感,然後以“免費包你到關裏玩玩去”的引誘,騙得盧來給他的這次“黃金之行”既做保鏢,也做幌子。這次本想趁大清早沒有人,去堵個出租車脫離煙台,沒想到被年輕的巡警們看出了破綻。情急之下,葉無奈之中使出了“丟卒保車”的招數。葉事後交待說,1430克黃金呢!怎麼著也值14萬元。我心不痛呀?沒辦法:能溜走才是上策!”

雖然不是白天,但金澄澄的黃金在月光和路燈光的照射下,依然放出了金燦燦的光芒。教師盧兆成這時已經是兩眼發直了:雖說跟葉慶高好幾天了,但葉一直瞞著他有價值十幾萬元的黃金在身上。陡然間見到這三塊價值連城的寶物,怎不讓他這個一直想過上好日子的窮年輕人兩眼發直——如果他有了哪怕是其中的小小一塊,他這幾天還用得著對這個人低三下四麼!

“金子!黃黃的、發光的、寶貴的金子……”寫到這裏,我們不由得想起了馬克思在《資本論》等中引用過、因而也更加膾炙人口的一段名言:“這東西,隻這一點點兒,就可以使黑的變成白的,醜的變成美的,錯的變成對的,卑賤變成尊貴,老人變成少年,懦夫變成勇士……”

可是在1995年9月27日淩晨這個仲秋之時的煙台一條街上,黃金是寶貴的卻不是萬能的。天亮之後的煙台上空,會是“天高雲淡”的一片爽人氣象;而在天還沒有亮的夜色裏,我們可愛的巡警的心靈,是“富貴不能淫”的高風亮節……

三個巡警連相互探詢的眼色都沒有過,幾乎是葉慶高拿出黃金哀求的同時,張高、田春宏、朱榮剛三人異口同聲地說出同一句話:“你少來這一套!”

“也沒有別人知道,我把這1430克黃金全部給你們分分,放了我吧!”長期在貪婪的眼光中生活的葉慶高不相信這世上竟然真有不愛黃金的人,再三哀求著3個年輕的巡警。

“為了逃命舍得把這麼多的黃金丟出來,肯定這小子是條‘大魚’!”葉慶高絕對不會想到他再三的哀求最後會更加引起巡警們的警惕。

葉慶高終於沒能在年輕的煙台巡警們麵前撒開他那張會絞死人的“貪婪之網”……

“10·27案”和“9·27案”的參與者們都受到了各級領導和社會輿論的普遍讚揚。望著受到獎勵的戰友們,欒波想了很多。他覺得,今後自己的警察生涯再不能象以前設計的那樣去安排了……!

24

何謂“熏陶”,詞典上解曰:“長期接觸的人對生活習慣、思想行為、品行學問等逐漸產生的影響。”

欒波就是在巡警這個大學校裏這樣地受到了領導戰友們的熏陶,他終於明白,作為一個合格的巡警,僅僅想著打大仗打硬仗是遠遠不夠的。

欒波是個聰明人——他的許多同學朋友告訴記者,欒波屬於那種“響鼓不用重槌敲”的人:這樣的人一旦明白過來道理,他的進步往往是神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