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2 / 2)

軌路的問題順利解決,一副符合秦國國情並具有秦國特色的軍棋在扶蘇學習生涯之餘誕生了,經過張火的手工雕琢之後,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閃亮登場。

相對於軍棋需要扶蘇想蒙毅請教軍事知識,象棋的發明創造就相對簡單多了,除了需要把火炮換成石砲,楚河漢界被扶蘇用大河兩個字輕輕替換,其他的沒有做任何改動。

當初在探尋軌路的時候他承諾要把軍棋作為禮物送給嬴政,但是軍棋畢竟第一次出現,扶蘇對它能不能獲得嬴政喜歡沒有把握,所以扶蘇得給自己的這個禮物找個由頭,就是把一個玩具作為禮物的理由,他必須找個人為他這個玩具加持一把。而他想到的這個人就是他曾經的師傅李斯。

在探望師傅的名義下,扶蘇向嬴政申請出宮,由貼身保鏢西陵和孟安的陪同,扶蘇一路浩浩蕩蕩來到了李斯的廷尉府,聽到管家在旁邊說李斯還沒有回家,便要求先去李斯的書房待著,在管家的引導下,扶蘇第一次走進了李斯的書房,隨手翻閱著李斯的藏書,同時感歎著造紙術啊造紙術你什麼時候出來啊,這一屋子的竹簡看著都頭疼啊。

扶蘇在李斯書房內發現一卷前丞相呂不韋編撰的《呂覽》,順手抽出來仔細端詳,也許是還沉浸在墨家對秦國的巨大影像中不能自拔,也許隻是巧合,隨著他讀的越多,他發現手中這卷書的內容,跟墨家的思想是那麼切合,這是一篇講求節葬的論述,扶蘇看了看題目就叫《節葬》,他裏邊的思想很有意思,很像是唯物主義論調,但同時有很切合當下的實際,比後來天朝為了火葬而火葬的形式主義要好太多。正在他看的入迷的時候,西陵在旁邊提醒他,李斯回府了。

“老師。”扶蘇恭恭敬敬的站在院子裏向李斯敬禮,不是政治作秀,而是經過這幾年的學習,扶蘇打心底敬重這位為秦國統一天下立下汗馬功勞的法學大家。

李斯看著向自己躬身敬禮的扶蘇,很是滿意,他的成熟與聰慧讓人很難相信他隻是一個六七歲的孩子。看了看旁邊的一個大漢,很為自己又這樣一個弟子而自豪,想起被他作弄的蒙毅和宮女們,臉色不禁有些古怪,走到扶蘇旁邊,輕輕拍了拍他的頭,柔聲問道,“你怎麼到了我這裏了,你父王知道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