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晴。海麵風力二級,遼闊無際的大海猶如整塊泛著波光的晶瑩翡翠。
氣條件良好。
一條船身標有某國際極限潛水俱樂部標誌的大船停泊在海麵。一切準備工作就緒。此刻船上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搭建在船身一側的一架麵積不足一個平方的特製平台上。平台的上方,站了一名身穿普通潛水服、踏著腳蹼的年輕女子。她即將進行一次深海徒手潛水的訓練。
所謂徒手潛水,就是在不依靠任何呼吸與減壓設備的情況下,完全依靠人體自然條件進行潛水的一種極限運動。
溫蘭在一個時前做了伸展和呼吸練習,以減緩心跳。四十分鍾前,進行了淺潛練習,潛下水底二十米逗留了一百秒,讓身體初步適應水壓。然後五分鍾前,她在這架平台上就位。
“嗨,溫,感覺怎麼樣?”
教練喬森朝她大聲打了個招呼。
喬森曾經是世界男子徒手潛水紀錄的保持著。他年輕的時候,曾經徒手下潛過10米的深度,在水底逗留了長達三分鍾。現在這個紀錄雖然早已作古,但現在,看著自己一手發現並帶出的得意弟子,他心情的那種激動與期待,絲毫不亞於當年自己下水前的一刻。
溫蘭回頭,帶笑舉手朝他比了個勝利的姿勢。
溫蘭父母都是資深潛水人士。在她十歲時,父母在一次水下作業中不幸因意外雙雙喪命。但這並未阻止她對海洋的熱愛。賦的秉異加上後的科學訓練,讓她早早就躋身於世界級頂尖的潛水高手行列。在靜止不損耗體力的情況下,她能在水下憋氣長達十五分鍾。她已經不是第一次成功潛下深海一百米的距離。這一次,她就要搭乘這座平台被送下深海,進行自己挑戰世界徒手潛水紀錄前的最後一次練習。如果沒問題,下個月的這個時候,她就會正式向一百二十米的世界徒手潛水紀錄發起挑戰。
她的輕鬆感染了在場的人。喬森和隊友朝她翹了下大拇指。
~~
下水前兩分鍾,四周的一切都靜止了下來。
溫蘭戴上了鼻夾,這在下潛時有助於平衡耳膜所受的壓力。但沒有戴潛水鏡。在即將要到達的那種深度,戴上眼鏡,她的肺部沒有多餘空氣用以平衡眼罩中的壓力,反而會令眼睛受損。
一分鍾,她就著氧氣急促呼氣和大力吸氣,以減低體內的二氧化碳含量,延緩想呼吸的感覺。三十秒時,她吸入了下潛前的最後一口氧氣。
6公升的氧氣已經充滿了她的肺,她的心跳微微加快。
0秒,平台的刹製準時放開,她隨了平台,無聲地沒入了水下。
~~
水下和水上完全是兩個世界。對於溫蘭來,在海底深處感覺世界萬物都離她漸漸遠去,仿佛一個人獨立地存在於這個星球之上,這個感覺妙不可言。但是現在,並不是體味潛水帶來美妙感受的最佳時刻。現在,她沒有別的任何思維活動。在入水的一刹那,她所有的精神和力量都集中在了控製將血液輸送到大腦的心髒上。這種時候,如果有任何的雜念,造成的後果就是致命的。
溫蘭在下降的過程中是閉著眼睛的。整個過程中,為了防止出現醉氧等意外情況,每隔二十米的深處,就有一名預先潛下水的全副武裝的隊友在守備,同時敲擊鐵枝以提醒她下潛的深度。
她聽到耳邊傳來第一聲敲擊聲時,知道自己已經隨平台勻速降到了水下二十米的深度。她開始明顯感受到壓力壓迫著鼓膜,肺部吸入的氧氣在壓縮,肺部也隨之收縮。到了四十米深度的時候,她感覺到自己的肺部仿佛已經縮成兩個拳頭大,身體的部分循環係統關閉,心跳跌至每分鍾四十次。八十米時,耳鼓遭受的壓力已經將近人體能承受的極限了。好在她不是第一次應對這種情況。她微微鼓氣,利用氣管與嘴裏的僅剩空氣令耳道氣壓與外界的水壓相等。
這一點她做得相當成功。
當下潛到將近一百米時,她已經明顯感覺到身上的潛水衣鬆弛,知道是胸部被水壓壓縮所致。當最後到達此次練習的目標——海底深處一百一十米時,她的心跳已經跌至每4秒一次,血液中因缺氧積聚出的氮令她感覺到頭暈目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