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柴定國夫婦相繼去世,柴釋收拾了自己工作間的器械之類的,關上那扇代表著溫馨和快樂的大門,坐上國家工作人員來接他的車,前往一個秘密基地。這是在柴定國夫婦去世之前就談好的事情。通過長時間的接觸,所有人都很明白,在柴氏父子這個精加工方麵可以稱得上是世界頂尖的組合中,最有價值的就是這個柴佑。所以,國家在最初就來和柴佑商談過,隻是柴佑表示要等父母百年之後再說。
這次,柴釋真的是了無遺憾,準備為中國的發展添加一些催化劑了。最初國家的考慮是將他作為精加工方麵的人才引進基地。可是在柴釋主動交出自己改裝的電腦之後,整個基地的科研工作者都被震驚了。整個基地分為五百多個項目組,這五百多個項目組對柴釋的電腦逗十分眼紅。要知道,中國的科學家不缺乏創造力也不缺乏理論,可往往就是一些硬件上的製約,讓很多項目進行的步履維艱。如果能得到這種經鑒定,性能大大超過現有大型機運算速度的電腦幫助,那麼,製約在他們身上的緊箍咒就會少得多了。即使是現在的製造條件達不到,至少在理論上可以完成運算,為以後的科研打下良好基礎。
柴釋繼續放出個大炸彈,告訴基地的負責人,這種電腦不過是過渡性產品,加上柴釋在其他技術方麵的透露出的理論造詣,基地負責人很果斷的宣布柴釋成為基地科研的自由人。所謂自由人就是柴釋可以隨時參與各個項目,也允許柴釋在基地內挑選人員自行組成科研項目組。有了極大的自由行,柴釋幹脆三班倒,自己挑選了一些剛剛進基地的研究員,分為三個班組,柴釋不斷的將一些技術交給他們消化,而柴釋自己則是24小時不休的為這些年輕的研究員做指導。
外國的反應很奇怪,華夏科技技術這段時間就像吃了****一般的,幾乎是每過一個月就會推出一項新的技術,並且迅速的轉化為生產力。在高速發展了半年之後,華夏推出了傳說中的龍芯三代,原本還等著看中國笑話的國外CPU生產公司卻發現自己公司的產品銷售額下降了幾乎80%,似乎所有的中國人都開始使用自己的龍芯係列。各個公司在購買龍芯打開之後,發現現在他們手中掌握的技術根本無法解讀龍芯的工作原理。
就在各國惶惶不安之中,華夏又推出了專業級的龍芯“真龍在天”。根據測試,這款CPU的運算速度已經達到了大型機的運算速度。按照華夏一貫的低調,各國開始猜測華夏現在的軍事和科研用的龍芯會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恐怖境界。而此時,柴釋所在基地的科研員們正輕鬆的等待著電腦給出的運算數據。用那些研究員們的說法,這簡直就和玩遊戲一般輕鬆。
他們隻需要提供創意,然後將自己所要結果輸入電腦,其他的事情就交給電腦就可以了。電腦會根據現有數據進行真正的智能分析,然後給出所有過程的數據,並且還能通過數據運算進行優化拓展。而研究員們則是記錄並根據這些數據再次提出自己的創意,再次運算就可以了。人得思想是無窮無盡的,隻要條件允許,即使是現在的生產技術達不到,運算數據正確,那麼這些東西遲早是會變成真正擺在眼前的實物。
柴釋此時正領導著基地裏所有的技術工人,打造第一款陸戰之王——白虎機甲。這個項目是一個愛看科幻小說的研究員提出的,並且根據電腦運算,得出了整個的製造過程和圖紙、數據。但是由於加工技術達不到,電腦給出的意見是隻能少量製造。於是這位研究員來了興趣,找到自己的組長,號稱基地精加工第一好手的柴釋,希望柴釋能夠主持這個大玩具的製造。這下,柴釋也來了興趣,二話不說,召集人手開始這個的工程。
基地對這個大玩具製造項目也保持了很大的興趣,要知道,機器人戰鬥一直是科幻小說的主角,如果中國能第一個製作出成熟技術的陸戰機器人,不論是威懾性還是其他的影響,都是不容小覷的。要人給人要物給物,很快將各種零件製造完成,迅速的組裝起來。柴釋還曾經很輕鬆的開玩笑,現在他們的研究都變成了組裝業了,隻要有創意,就能有完整的圖紙和數據,隻需要按照數據和圖紙進行加工和組裝就可以了。
當然,機器人的製造現在不算是什麼難題,可讓機器人動起來,完成戰鬥任務就不是那麼簡單了。芯片、行走程序、戰鬥程序等等,都要一點一滴的去設計和測試。經過數萬次的運算、檢驗、測試,大玩具邁出自己的第一步的時候,基地的工作人員爆發出驚天的歡呼。很快,華夏軍委派來了一群老頭,名曰參觀訪問,來了之後,柴釋才發現,事實並沒有那麼簡單。基地將星閃耀,一群老頭胸前的勳章都能將人眼睛閃花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