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2 / 2)

薑明浩其實也不是很想去搞什麼賑災,就算去了也不過是溜溜,事情都有人專管著呢,在張繡看來也不過是一個鍍金的機會。

薑明浩更想去的是去福建沿海打倭寇或者北上打鞳剌那些外族,至不濟也不用在京城裏跟這些所謂的兄弟折騰的烏煙瘴氣。

“瑜堂叔家的明沛堂兄。”薑明浩嘴角勾了勾,不屑的意味明顯的很。

張繡怔了怔:“我還以為會是薑明渙。”

薑明浩聽了笑了笑沒吭聲。

薑明渙總是一派溫雅,說話做事總是不溫不火的,這些年來更有菩薩味了,他這人好麵子會說話,但總有人不要臉比他更會說話。

薑明沛就是這樣的人,他舍得下臉,據說有次皇帝抑鬱難以下咽,他就親手做了飯菜給皇帝,錢貴妃自從沒了兒子總是悶悶不樂,他有機會就撒嬌賣萌,卻從來不會提及亡太子一語。

薑明渙算得上八麵玲瓏了,薑明沛更是長袖善舞,就連皇帝對他也是讚不絕口,風頭盛的很。

這位封號為瑜的皇家子弟並不是□□一脈,而是□□的庶弟,祖上也曾為王,隻不過這麼些年下來當年的瑜王現在也成了瑜伯,早已落魄的不行了。

張繡對這些薑姓子弟自然知道,卻也沒了解到這般詳細的地步。

現在想想,這些打了不過十八小了十五的孩子太了不得了,至少他做不到他們這種程度。

倆人又走了會兒薑明浩才又道:“這幾天你就在家別出門了,有什麼需要的隻管讓下人去做。至於明渙的約,改期再約不遲,他也同意了的。”

張繡又愣了一下:“怎麼了?”

薑明浩搖搖頭沒繼續說,張繡也沒追著問,若是能說薑明浩肯定不會瞞他,既然他不說,那就是不能說,而不能說的,一是謀反,二是宮闈秘聞。

薑明浩甚至把張繡送回家就離開了,連進門喝杯茶都沒,可見事情真的不太對。

作為學生張繡的消息並不靈通,那些先生即便說一些見聞也不會隨意猜測時政。

張繡在家縮了三天,張世元的邀請都沒接,舅舅也傳信讓他在家老實呆著學習,就連先生也又給他布置了一堆的作業,同時也接到了西北父親的來信,他的調任狀終於下來了,下一個職位是兩廣巡撫。

兩廣近雲南福建,海岸線超長,從來就沒少了倭寇作亂,更有南邊安南暹羅靦腆時不時作亂,糟糕的是這些地方都是少數民族彙集的地方,這些少數民族民風彪悍,比之西北更是不馴。

張繡歎氣,自家老爹是怎麼招惹了皇帝了?怎麼盡是這些亂七八糟的地方啊?一個比一個難。

他也隻能歎氣,三天一過,張繡又回去念書了。

等又快月末的時候才聽說皇帝廢後了,說錢貴妃不太好的樣子,說好幾個妃子被打入冷宮了,說京城又有一批人頭落地了。

最明顯的是有些熟麵孔消失了。

一時間書院都大為清靜,橫行霸道的少了,被罰的也少了,拉幫結派的也少了,從先生到學生,個個都有夾起尾巴做人的意思。

不過也就平靜了那麼幾天,大家基本也都習慣了,倒是那些寒門學子驚懼不已,便是做官又如何?天堂地獄不過是上麵一句話的事。

就在張繡被人攔了幾次剛剛意識到自己是被調戲了的時候,又有大事發生了。

京都地震了。

俗稱地龍翻身,在張繡看來不過是地殼運動的自然現象,可是在別人眼裏卻是皇帝暴戾上天警示的象征,尤其是當今無子,卻遲遲沒有選出合適的繼承人——最關鍵是,當年已經四十多快五十了,曆來薑家皇帝就沒有超過六十歲的,先皇更是而立之年便去了,由不得臣下不憂心。

張繡不清楚皇帝的難處,卻也知道皇帝不是那麼容易當的。

地龍翻身,代表著天要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