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2 / 2)

反正這位先生說過的兩個條件缺一不可,他也不必著急先弄這個,等他先過了童試再說吧。

高錦對這些完全不懂,隻是一個勁兒回憶這老頭的做派,越想越想笑。

茗煙氣鼓鼓的,有些事情張繡並沒有全瞞著他,比如這位先生的本事,茗煙是覺得聞名不如見麵,這人一副貧寒書生樣子,哪裏像能和皇家沾親帶故的了?

張繡搖頭歎道:“看人哪,不能隻看表麵。”

茗煙還要再問,張繡卻不肯再說了。

也許在外人看來褚煒這人甚是無趣,都快成老頭了,家裏又不是沒錢,整天往村裏跑,知道的笑罵一聲貪玩,不知道的還以為這人故作清高看不起自家門第呢。

但張繡看的很清楚,褚煒這人是真正的實幹家。

之前張謙一臉怪異的說這位先生有點怪讓他別亂想的時候他就有點奇怪,鍾先生那種萬份敬仰的樣子實在不像是針對一個文學家的,更別說他舅舅都是既佩服又怪異的糾結了。

到了這桃源村張繡才知道,原來外人眼中的大家能人還是一個科學家。

他在桃源村的屋子並不小,雖然外表看起來破破爛爛,但也是三進的大院子,他本人起居用的就占了一個堂屋,小丫頭是他最喜歡的一個小孫女,占了東廂,西廂裏麵卻種滿了各種作物,就連後麵的屋子裏麵堆放的也是各種種子作物之類的,小姑娘每天的任務就是燒柴火,保證屋子的供暖。

而那些屋子裏的作物,除了一些春夏常見的青菜黃瓜外,居然還有兩株玉米,三株紅薯,一株已經開花的西紅柿,兩盆一拃高的土豆。

這就讓張繡吃驚了。

他記得這四樣東西傳入中國都在十六世紀中後期了,明惠帝朱允文在位二十三年,朱元璋死差不多是1400年左右,而大盛立國到現在也一百一十年了,難道這些東西其實早就有了隻是沒傳播開來?否則無法解釋褚煒是怎麼弄到這些種子的。

褚煒會被陷阱套住的原因就是他想去抓幾隻蜜蜂來,他雖然不知道授粉是怎麼回事,卻知道開花的果樹沒有蜜蜂蝴蝶是結不了果的,隻是現在已經冬季,蝴蝶早已沒了蹤跡,蜜蜂也藏了起來,他隻能冒險去掏蜂窩,結果光仰頭往上看了,卻沒注意腳下才被兜了上去。

他整這些,卻完全是為了能摸清這些東西的種植方法好解決荒年百姓裹腹問題,褚煒不貪心,至少多一樣東西,來年就能多活一些人,反正他有的是大把時間,在有了孫子之後就把全副精力放到發現新物種上麵了,甚至有時候也會孤身犯險,比如那番柿子,他當時都做好死的準備了,喪服穿的整整齊齊躺倒床上,小孫女在邊上哭的撕心裂肺,他卻吃下了番柿子等死,結果兩天過去了,他沒被毒死倒差點被餓死渴死,直到半個月後完全沒事兒,他才確定這酸酸甜甜的玩意兒真的能吃,讓小孫女吃結果被糊了一臉。

這些細節張繡是不清楚的,褚煒也不會向外人說自己的糗事,但架不住對這位先生的崇拜和敬愛。

哪怕到時候不能成為師徒,成為忘年交也是一件很榮耀的事情了。

張繡本人對農活不在行,他上一世雖是孤兒卻也是城裏人,倒是小時候在孤兒院種過一些西紅柿黃瓜南瓜草莓之類的,主要是為了補貼孤兒院的生活,但身為現代人,至少都學過一些生物知識,而且有網絡的轟炸,有些東西也是知道的。

他雖然做不到像袁隆平那樣能培育出雜交水稻,也未必有耐心像褚先生這樣耐得住寂寞就為了幾株可能的糧食,但借機指點關鍵卻是可以的,至少可以讓他不用走太多彎路。

他張繡自私是自私,但那點愛國愛民之心他也是有的。

炎黃子孫,骨子裏都是護短的。

張繡回到家中就見李林義哭喪著一張臉,四十歲的漢子做起這個表情特喜感。

張繡慢悠悠的洗臉淨麵後才慢吞吞的問道:

“李管家,你這是怎麼了?”

李林義嘴巴蠕動了兩下,差點哭出來:“大少爺,薑公子來了好幾遍了您都不在,今天薑公子又來了,他說下次來您要是還不在,他就拆了咱家的大門。”

要是別人說這話李林義可能會嗤之以鼻,但說這話的是薑明浩,這位小爺他也認識,靖王五子,最是說一不二,他說要拆,那下次如果自家大少爺還不在,那就真的會拆。

“大少爺,怎麼辦?薑公子說明天他還來。”

張繡剛喝的茶頓時噴了出來,嗆的咳嗽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