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繡也就杭氏生產當天缺了一天課,其後就又回了靖王府念書。
其後弟弟的滿三出來露了一下麵,就到了小家夥的滿月。
古代孩子滿月和周歲一樣,都是極為重要的日子,張繡也趕了回來。
他還小,卻也跟著張謙開始待客了,當賓客正歡的時候,鈴兒(於姨娘後來提的大丫頭)驚慌失措的趕到了前廳,卻是於姨娘要生產了。
張繡激動的一下子就站了起來,差點打碎邊上的茶盞。
張謙也沒想到居然於姨娘會在這個日子生產,隻不過什麼時候生孩子那是老天注定的,不喜歡也沒辦法,雖然張謙有點不很高興,但對於即將再多一個孩子卻還是很興奮的。
於宴的賓客們都是極有城府的,隻愣了一下就恭喜張謙雙喜臨門。
張謙不得不呆在前麵,不過倒是把張繡支了出去。
杭氏生產的時候千險萬難,於姨娘生產的時候卻快的很,張繡堪堪跑到於姨娘院子裏,就聽到了小孩子的哭聲,哭聲嘹亮,精神十足,除了之前杭氏生產時留下的一個產婆,就連請的大夫都還沒過來。
翠兒出來一看到張繡就喜氣洋洋的叫到:“少爺少爺,姨娘生了個哥兒呢,少爺又要多一個弟弟了。”
張繡喜形於色,杭氏生的固然也是弟弟,可是於姨娘生的才是跟他一母同胞的嫡親弟弟,張繡對親情極為渴望,卻不代表他不敏感。
張謙在嫡子出生後對他的態度變化並不大,但張繡還是敏銳的感覺到了,偶爾從靖王府回來去給杭氏請安,張繡總有種他們四個才是一家子自己不過是外人的格格不入的感覺。
杭氏並沒有疏遠他,但是有了自己的兒子才算是揚眉吐氣有了底氣,對張繡自然就疏遠了,並不是物質對待上,而是平時相處時的態度。
張繡並沒有跟任何人說,於姨娘的態度並沒有多大變化,但對張繡顯然更用心了。
這其中的變化讓張繡很是茫然。
前世先是受寵的獨子,後來又是孤兒,那些弟弟妹妹雖然也沒有血緣關係,但因為都是孤兒的關係,除了個別孩子,大家還是很團結的。
可是古代,難道嫡庶真的那麼難以逾越?
所以隨著張謙越來越關注杭氏所生的弟弟與他的交流越來越少,張繡也越盼望於姨娘生的那個弟弟。
所以張繡一聽說於姨娘生的是個兒子,總算有種心願得償的鬆快感。
雖然說出去有點幼稚,但張繡就是覺得,你有嫡親的兒子,我也有嫡親的弟弟,誰怕誰。
無形之中,張謙與張繡已然離心,父子二人卻都無所覺。
張謙有什麼重要的事依然會教給張繡,卻不再像以前那樣分析的透徹,張繡對張謙也依然恭敬,但好不容易產生的孺慕之情卻也在慢慢的變淡。
所以張繡第一反應是賞,第二反應才是須得告訴父親一聲,他邊大步往於姨娘屋裏去邊大聲道:
“茗煙你腿快,跑快點去告訴父親,咱們張家又添丁了。”
茗煙脆生生的應了聲一溜煙的跑了。
“翠兒姐姐,姨娘可還好?”
翠兒卻已經轉身又去了屋裏,倒是接生婆抱了孩子出來了,沒看到張老爺有點失望,也不知道那份賞錢還能不能得著了。
不過見張繡在眼睛頓時變亮了:“大少爺,您看,三少爺長得和您可真像。”
張繡可不敢讓小嬰兒著了風:“趕緊送回去送回去,外麵冷,快點,劉阿婆,我姨娘怎麼樣?身子可還好?”
接生婆笑眯了眼:“哎喲我就沒見過誰家婆娘生孩子這麼順溜的,人家生孩子不用個三五天也要兩三天,你家姨娘倒好,從開始到孩子出來,連兩個時辰都不到。放心了,你家姨娘身子骨好著呢,剛才還有力氣看孩子,就是坐月子注意點就是了。”
張繡雙手合十:“多謝劉阿婆,麻煩阿婆照顧好我姨娘,回頭再給您賞錢。”
“張少爺就是客氣呢。”卻也不說不要賞錢,抱著孩子就進屋了。
然後就看其他大大小小的丫環進進出出的善後,很快杭氏那邊的紅杏也過來了,之前就有個小丫頭去給杭氏報信了。
紅杏帶了一些小孩子要用的衣服等等,還有一些產婦適用的補藥,卻也是杭氏一番心意了。
張繡帶於姨娘收下說好等會兒會替於姨娘感謝杭氏,紅杏還是看了一眼孩子才離開了。
一時間張繡腦子裏充滿了電視劇中各種嫡母坑殺庶子戲碼,直到奇數擔心的推了推他才醒過神來。
生活中哪有那麼多惡毒的人,杭氏要是真容不下人,在嫡子出生的時候就能把他給弄掉了,何必還等到於姨娘平安足月的生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