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2 / 2)

於姨娘摩挲了他腦袋一下,取出自己給兒子做的兩身褻衣兩個紅包三個抹額,還有一條打好的絡子——他一塊常佩戴的玉佩的繩子磨的舊了於姨娘又給他重新打了。

“不過是調|教好的丫頭小子們,你屋裏那幾個也回來了,都到你院子裏了,回頭去看看好生訓導一番,你人小要壓住了,別讓那眼皮子淺的給禍害了。”

張繡翻著於姨娘給的東西,眼裏有點濕潤,他來這邊後的衣服一半是按例公中做的衣服,一半卻是於姨娘親手做的,這樣的溫馨上輩子沒福氣體會到,這輩子卻是全有了。

這並不是說杭氏就對他不好,實際上自從他落水之後杭氏對他隻有更好,有時候私底下也會給他一些好東西,隻不過她到底有親生女兒要照顧,在細節方麵難免就照顧不到了。

張繡沒記憶,卻從於姨娘口中聽說過,杭氏沒生小素馨之前,幾乎一手包攬了小張繡的所有事,就連於姨娘都自歎不如了,否則也不會對杭氏態度這般平和。

一個女人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孩子,於姨娘的孩子被杭氏報了去,倘或杭氏對這孩子有一絲不好,那生母難免心生怨恨,可是於姨娘看杭氏照看孩子那架勢,很多事情她自己都沒考慮到,再說杭氏也並沒有因此就留子去母或者幹脆不準他們母子見麵之類的,反而有機會就讓於姨娘跟張繡逗趣,這才讓他們母子沒生分了去。

張繡感恩於於姨娘的細心照顧,對杭氏也是尊敬有加,知道這兩位都是愛子心切,怕自己一不小心被人勾引著長歪了,所以笑道:

“娘親放心,兒子已經是大人了,我還要給娘掙個誥命呢,到時候父親也要以兒子為榮呢。”

於姨娘雙手合十念了個佛道:“我隻盼著你這輩子平平安安就好了。”

鍾先生給了兩天假,今天靖王壽辰一天,明天還能歇一天,張繡回了自己院子拿了書打算溫一下功課就睡覺,古代的課文太難學了,光會記沒用,你得會釋義,偏偏一個詞能引申出來無數個意思,張繡這個重生人士偽兒童還沒人家真正太學的快呢——就背東西不慢。

張繡正在跟文言文死磕,墨書就來尋他了,說是老爺有事請他去書房一趟。

張謙為人嚴謹,他的書房若是不得他允許就是張繡也是不能去的,去了也隻能在門外,一旦讓他進書房,那代表著就有要緊事了。

張繡不知怎麼的想起了這段時間張謙一直憂心忡忡的,倒是昨天回來的時候眉間那股鬱鬱之氣消散了很多,整個人都顯得精神的很。

自家沒發生大事,也沒聽哪個下人說京城安寧伯家有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兩位叔叔也沒送消息過來,那必是朝廷的事了。

張繡雖然心癢癢的很,但張謙不說他也不敢問,每到這個時候張繡就哀歎,他要是能再大個五六歲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