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吵架的次數直線上升,最後兩人直接和離。
剛開始王家自然不同意,他們王家隻有喪妻喪夫郎、休妻休夫郎,可沒有和離一說。
宋家也不是吃素的,他們就這一個小哥兒,現在害得他家哥兒和離,宋老爺夫妻倆說什麼也要讓王家人鬆口。
最後宋知不知怎麼居然說服了王家人,帶著自己的嫁妝和離回了宋家。
孩子自然留在了王家。
和離歸家後,宋家父母心疼得不行,本來想著等過兩年再重提招贅的事兒。
哪成想回來後,青城縣的人不知哪打聽到的消息。
媒婆天天去宋家介紹男人,如果介紹的男人是好人也行,但和離歸家的小哥兒和女人再嫁也嫁不到好人家。
媒婆介紹的帶孩子的鰥夫,繼室、填房也罷了,更有甚者是某個老爺的妾室。
氣得宋老爺直接將媒婆打了出去。
之後媒婆不上門了,但很多男人在宋家周圍 轉悠。
都是些想偶遇宋知,想當上門女婿的。
宋家家境殷實,宋知本人長的又好,而且宋家厚道,承諾第二個孩子可以跟夫家姓。
娶了宋知不僅不虧,簡直血賺。
宋知煩悶的不行,想著招贅的話,隻要找一個聽話的就行,就算多給些錢財,隻要老老實實頂個名頭,其它都可以不計較。
於是,原身就進入了宋老爺的眼。
宋知自認沒有識人的眼光,所以這次贅婿人選全權交給宋老爺。
宋知見了原身一麵就答應下來。
宋老爺非常謹慎,派人仔細去原身家鄉查了底細,如原身所說,家裏都是鄉下人,而他自己也是個窮秀才。
家中供了這麼多年,但考上秀才後屢試不第,他已經歇了繼續考試的心思,隻想好好回報父母兄長。
按說秀才識文斷字,找個活計也不算多難,但原身直言坦白,自己不想做那些活計,隻想每天看看書,興質來了賦詩一首。
說白了,就是想過悠閑日子,不然誰家好好的秀才做上門女婿啊。
宋老爺查到原身在家確實比較懶,今年二十五了還沒娶親。
這些信息和原身自己說的也都對得上,但原身一直沒娶親,宋老爺存疑。
原身說自己當時心高氣傲,一心想取得舉人功名,甚至是金榜題名時再娶個官宦人家的小姐。
但舉人都考不上,他也就認清現實了,就想找個不缺銀錢的嶽家。
本來,宋老爺還在猶豫,但好友推薦下,宋老爺很快打消的疑慮。
很快,兩人成婚。
成婚後半年,宋知懷孕,原身噓寒問暖,兩人關係漸近。
孩子出生後姓宋,一歲時,宋老爺疾病去世,宋夫人受不了打擊,纏綿病榻一段時間後撒手人寰。
期間,原身一直陪著宋知,三年後宋知再次懷孕,之後一屍兩命。
隨後宋家酒樓改了姓,成了陸家酒樓,姓宋的那個孩子也沒活到十歲就意外溺死了。
而現在,原身意外猝死,他非常的不甘心,他才入贅到宋家才半年,計劃剛剛開始他就死了。
於是,陸臨來了。
原身的願望是成為人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