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9章 附錄四(3)(1 / 2)

“還有很多景點,可是我的酒已經喝完了,也沒有什麼再賞景的興致了。這花園果然美輪美奐,不知道花費了多少萬兩銀子,真襯得起胡雪岩的身份。也許隻有京城的圓明園才能比得上吧,可惜那圓明園被洋人一把火給燒了。罷了罷了,還是再去找瓶酒去喝吧。”

百獅樓

寶森和魏實甫參觀的是胡家豪宅的客廳,杭州某名士參觀的是花園。前麵不是說過胡雪岩“姬妾成群,築十三樓以貯之”嗎,那麼還要參觀一下姨太太住的地方,才算真正把胡家大宅參觀完。

胡雪岩待自己請的名士逛完了園子,便回來寫了個單子,讓自己的各房姨太太住進來。這個單子如下:

紅芸院之軟塵樓給戴姨太太住

凝香院之夢香樓給太太住

澄碧軒之麝月樓給宋娘子住

安吉院之百獅樓給螺螄太太住

春暉院之花影樓給朱姨太太住

古香院之攀桂樓給倪姨太太住

藏翠軒之玉笙樓給蘭姨太太住

對薇軒之醉春樓給顧姨太太住

帶青山館之撲翠樓給周姨太太住

碧梧院之秋聲樓給福建姨太太住

綺紅軒之聽鶯樓給蘇州姨太太住

靜綠軒之琴夢樓給小揚州住

紅藥山房之寶香樓給大揚州住

這些樓裏麵百獅樓最為有名。百獅樓是為螺螄太太修建的。百獅樓是如何得名的呢?這是因為二樓的門口扶欄上有100多隻形態各異用楠木雕刻而成的小獅子,據說還用黃金做了眼睛,非常華麗。

胡雪岩還在自己的臥室裏麵安了一部電話,扯了13根線連到13房姨太太的房間裏,想找誰就直接打過去。

胡雪岩就待在這樣一個溫柔鄉裏,不知有多快活!

福兮禍所伏

《桃花扇》裏,著名歌唱家蘇昆生來到戰亂之後的南京城,看到滿目瘡痍,原先的豪華都被雨打風吹去,立即即興創作了一首歌曲,唱到:

“俺曾見,金陵玉樹鶯聲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過風流覺,把五十年興亡看飽。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台,棲梟鳥!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一時的繁華總是相對的,廢墟卻是絕對的!

中國人有個不好的毛病,總喜歡破壞眼前看到的一切,拆房子更是咱們的拿手好戲。中國幾千年來建了多少的宮殿、寺廟、園林,可現在留下來多少呢?大部分都隻存在於泛黃的史書之中。

阿房宮,要是留到現在,絕對夠格評上世界人文遺產,結果剛建成就被項羽一把火給燒了,大火燒了三個月才熄滅!項羽真是個敗家子啊,即使自己不想享用這阿房宮,就是把它開辟成旅遊區,收取門票,也能賺取一筆軍費呢!

一切建築物都有自己的壽命,除卻人為的因素,除了金字塔,其實也很少有能夠存在世上幾千年的。中國的建築又多是磚木結構,更容易坍塌消滅。所以“看他起高樓,看他樓塌了”,不過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其實根本就不需要發那麼多的感歎。

咱們中國的文人有個愛好,就是跑到一個地方的廢墟上到處發感歎,美其名曰為“吊古憑今”,就如明代著名歌唱家蘇昆生那樣,會唱歌的唱一首歌,會寫詩的寫一首詩,啥都不會的可以吹一聲口哨——古人老喜歡長嘯。嘯,不是大聲的咿呀咿呀的喊,而是吹口哨。其中,晉朝的人最會吹口哨,會吹口哨的人都是當時的一些名士,後來的人都很羨慕,都把長嘯當成是很高雅的事情了——感情豐富的還可以流幾滴眼淚。

所謂的“吊古”是為了“憑今”。這些多愁善感的文人一看到現在的許多繁華之處,就要想到這些繁華幾百年後甚至幾十年後就化為廢墟了,心裏就會為此感到惋惜;或者看到那家富豪蓋了新宅子,自己卻沒有,不禁有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說這些富豪的浮華都是過眼雲煙。要是有錢,這些人是不會介意自己也享用一下這短暫的繁華的。

前麵我們提到過,胡宅建成以後,胡雪岩對裏麵的花園有些不滿意,便聘請了當時一個叫尹芝的人重新設計建造。

這個尹芝,乃是湖北人氏,學問淵博,三通六藝,無不精曉,曾為京師某王爺門下清客,凡王治園辟地,山林花鳥,皆是他一手布置,精巧絕倫,因此名動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