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著者小史(1 / 1)

林公則徐,字元撫,晚號竢村老人,福建侯官人。生而警敏,年十三補弟子員,二十舉於鄉,二十有七成進士,選庶吉士。派習國書,授編修,補禦史。外放杭嘉湖道,轉遷江蘇按察使,湖北布政使,東河總督。尋調蘇撫。適值吳中洊饑,奏免逋糧,籌賑恤,清厘各屬漕政,萬民感德。尋因粵省奸夷興販鴉片,奉特旨使粵查辦。收繳英夷躉船鴉片二萬餘箱,悉數銷毀。訂定禁煙新例,請停英夷貿易。前後所呈皆稱旨,卒為忌者所中傷,謫戍伊犁。時論惜之。尋奉命勘辦開墾事宜,塞外三萬餘裏,水利興焉。朝廷嘉其功,賜環,以四品京堂會辦甘肅番匪,剿捕有功,補授陝撫,繼遷滇督。因病乞休。適至洪楊倡亂粵省,朝廷以公嚐督粵,特召入都,命為欽差大臣,赴廣西督剿,粵民額手相慶;洪秀全恐怖,謀遁入海。那知天憖遺,行次潮州薨矣。傳聞被奸徒以黃蠟毒死者。遺疏入,優詔議恤,於諡文忠。今從公後裔處,覓得公之家書若幹篇,泰半論政之談,具見古名臣隻知有國,不知有家,雖於家人父子間亦不喜談家常瑣話焉。

◎白話譯文

林則徐,字元撫,晚年自號竢村老人,福建省福州市侯官人。自幼機警聰敏。十三歲中秀才,二十歲鄉試中舉,二十七歲殿試時中進士,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隨後,他被派往學習國史,出任編修官一職,補任過禦史。外放時出任杭嘉湖道台,轉遷江蘇按察使,湖北布政使,東河總督。之後又調往江蘇任巡撫。當時正逢吳中地區饑荒,他上奏朝廷,請求減免賦稅錢糧,籌措賑災撫恤款項,清算厘定下屬各級漕運政務,獲得萬千民眾感恩戴德。不久,因廣東省外國奸商大肆販賣鴉片,於是奉皇帝特旨赴廣東省查辦鴉片事宜。他收繳英人商船鴉片共二萬餘箱,全部銷毀。隨後,他擬定禁煙新條例,奏請朝廷停止與英人之間的貿易。前前後後他所作所為都十分稱職,言語針砭時弊皆中的,遂為當時忌憚他的人所中傷,遭貶斥戍守新疆伊犁。當時輿論大為惋惜。林公到伊犁不久,即奉命勘辦開墾田地事宜,塞外三萬餘裏,水利事業因他而興。朝廷嘉獎他,赦免之前所定罪責,令他以四品京堂官的身份前去甘肅,會同當地官員一起辦理番匪叛亂事宜,剿匪捕盜有功,補授為陝西巡撫,隨後遷任雲貴都督。後林公因病乞求歸家休養。後恰逢洪秀全、楊秀清於兩廣反叛起事,朝廷因為林公曾經做過兩廣總督,特召他入京,授命為欽差大臣,赴廣西督辦剿匪,兩廣人民額手相慶,奔走相告;洪秀全因而心生恐懼,謀算著出海遁逃。誰知天公不慈,林公剛到潮州,便不幸去世。傳聞是被奸徒歹人用黃蠟投毒害死的。他臨死前上奏的遺疏一到京城,皇帝便頒發詔書,議定豐厚撫恤,諡為文忠公。我現在有幸從林公後人處,得到林公家信若幹篇,大半都是談論國家大事的政論文,足可見古今名臣隻知有國,不知有家,就算是夫妻、父子、兄弟、朋友之間也不喜歡談論瑣碎俗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