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為(1858-1927),廣東南海人。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後易號更生,晚年別署天遊化人等,世稱“南海先生”。康有為自幼學習儒家思想,1879年開始接觸西方文化。1882年,康有為到北京參加順天鄉試,沒有考取。1888年,康有為再一次到北京參加順天鄉試,借機第一次上書光緒帝,請求變法,受阻未上達。1891年後,他在廣州設立萬木草堂,收徒講學,弟子有梁啟超、陳千秋等人。1895年,他到北京參加會試,得知《馬關條約》簽訂,聯合1300多名舉人,上萬言書,即“公車上書”。 7月,他和梁啟超創辦《中外紀聞》,不久又在北京組織強學會。1897年,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有為逃往日本。辛亥革命後,康有為於1913年回國,宣揚尊孔複辟。1917年,康有為和效忠前清的北洋軍閥張勳發動複辟,擁立溥儀登基,不久即在當時北洋政府總理段祺瑞的討伐下宣告失敗。1927年,康有為病死於青島。主要著作有《康子篇》、《新學偽經考》(陳千秋、梁啟超協助編纂)、《春秋董氏學》、《孔子改製考》、《日本變政考》、《大同書》、《歐洲十一國遊記》等。康有
正文 第1章 康有為(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