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家倫(1897—1969),著名教育家、曆史學家,字誌希,筆名毅,祖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西進賢。1914年入上海複旦公學,1917年肄業後進入北京大學文科,成為蔡元培的學生。1919年,在陳獨秀、胡適支持下,與傅斯年、徐彥之成立新潮社,出版《新潮》月刊。五四運動中,親筆起草傳單《北京學界全體宣言》,提出了“外爭國權,內除國賊”的口號,並首次提出“五四運動”這個名詞。1920年秋,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留學,後又去英國倫敦大學、德國柏林大學、法國巴黎大學學習。1926年歸國後參加北伐,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參議、編輯委員會委員長等職。1928年9月,羅家倫受命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1930年後,任武漢大學曆史係教授、南京中央政治學院教育長、中央大學校長等職。1941年9月起,任滇黔考察團團長、新疆監察使兼西北考察團團長。抗戰勝利後,任國民黨中央黨史編纂委員會副主任。1947年5月,出任駐印度大使,兩年後回台灣。先後任國民黨中央編纂委員會主任委員、“考試院”副院長、“國史館”館長、中國筆會會長等職。主要著作有《新民族觀》、《新人生觀》、《文化教育與青年》、《科學與玄學》、《逝者如斯集》、《中山先生倫敦蒙難史料考訂》、《蔡元培先生與北京大學》等。
正文 第1章 羅家倫(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