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教育
陶行知深刻了解中國女子所受的壓迫和女子受教育的極端重要性,他在1922年7月發表的《女子必須受教育》一文中說:“女子教育的重要有三:甲:女子同為人類,自應有知識技能,去謀獨立生活。譬如四萬萬根柱子擎著大廈,設若有二萬萬根是腐朽——不能用的木材,則此大廈必將傾倒。……乙:女子富於感化性,能將壞的男子變好,並且可以溶化男子的性情和人格。……欲使男子不致墮落,非從女子教育著手不可。丙:女子受教育,必是十分顧及他子女的教育,不似男子的敷衍疏忽。”
素質教育
在陶行知的時代雖無素質教育的提法,但是從陶行知的思想和實踐中可以充分看到他所倡導實行的正是極其鮮明、深刻的素質教育。
他始終旗幟鮮明地反對應試教育,反對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的舊教育,提倡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的生活教育。倡導民主教育、創造教育、情感教育和意誌教育。他在1934年12月發表的《傳統教育與生活教育有什麼區別》一文中尖銳指出:“傳統教育教學生自己吃自己,他教學生讀死書、死讀書;他消滅學生的生活力、創造力;他不教學生動手、用腦……從小學到大學,十六年的教育一受下來,便等於一個吸了鴉片的煙蟲: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麵黃肌瘦,弱不禁風。再加以要經過那些月考、畢業考、會考、升學考等考試,到了大學畢業出來,足也癱了,手也癱了,腦子也用壞了,身體的健康也沒有了,大學畢業,就進棺材。”傳統教育還教學生吃別人,教人勞心不勞力,教人升官發財,發工人、農民的財。而生活教育教人生活,教人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教人做主人,教人幫助農民、工人。生活教育是培植有生活力的國民。
他始終反對手腦分離,大力倡導手腦並用。大聲疾呼要對小孩子實行六大解放。他熱情提倡科學教育,提倡教學生玩科學把戲,使兒童在玩耍中培養對科學的興趣,鍛煉其動手能力。
他始終反對小教育觀,倡導大教育觀,主張要學得專,也要學得博。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到處是生活,到處即是學校。人人是學生,先生和同學都要活到老學到老。
他始終反對專製教育,倡導民主教育。他號召要拜小孩子做先生。不願拜小孩子做先生的人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他所創造的小先生製具有深遠的現實和曆史意義。他號召要打碎兒童的地獄,創造兒童的樂園。
他始終反對狹隘的應試教育,倡導全麵發展的素質教育。他主張三育並重,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健康的身體、獨立的思想的完整的人,使他們具備自我批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既能“熱烈地參加集體生活,同時又可以冷靜地思考問題”。他號召學生要建立自己的人格長城,在培養私德的基礎上具有高尚的公德。他倡導知情意合一的教育:知的教育不是灌輸死知識,而是引起學生對社會的興趣與行動的意誌;情育不是培養脆弱的感情,而是培養追求真理的感情;追求真理努力奉行,便是意誌教育。知情意合一,才能使人格發展完備。他倡導智仁勇兼修的教育,指出“不智而仁是懦夫之仁;不智而勇是匹夫之勇;不仁而智是狡黠之智;不仁而勇是小器之勇;不勇而智是清談之智;不勇而仁是口頭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