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華(1960.12—),湖北武漢人,2010年全國勞動模範,中航工業航空動力控製係統研究所(簡稱中航工業動控所)總設計師兼副所長。1982年畢業於武漢鋼鐵學院自動化專業,分配至航空工業部第624所(現中航工業渦輪院)工作,任設計員、專業組長。1991年作為專業技術骨幹調入航空航天工業部第614所(現中航工業動控所),曆任設計員、總體室副主任、副總設計師。於1991年、2006年分別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中航工業集團公司係統技術首席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航空動力控製係統研究所總設計師、副所長。姚華長期從事航空發動機數字控製係統的研究工作,解決了航空發動機數控技術中的多項重大關鍵技術問題,使我國成為繼世界上少數幾個國家之後,具有研製航空發動機全權限數字電子控製係統能力的國家之一。1989年獲航空航天工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996年獲航空工業總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遴選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1997年獲航空工業總公司突出貢獻專家稱號;2001年獲全國國防科技工業係統勞動模範稱號、中國一航科技進步二等獎;2002年入選國防科工委第一批國防科技工業511人才工程———學術帶頭人,獲國防科工委國防科學技術二等獎;2003年獲國防科工委國防科學技術一等獎;2006年被授予中國一航航空報國突出貢獻獎,榮立中國一航個人一等功;2008年榮立中國一航個人一等功,獲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防科學技術二等獎;2010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獲航空報國金獎三等獎。
姚華1982年本科畢業後,他便與航空動力控製專業結下了不解之緣。航空發動機全權限數字電子控製,是航空發動機領域裏的一項高新技術,國外航空發達國家視其為核心機密,既無樣機可供測繪,又無資料可供借鑒。姚華參加了我國第一代航空發動機數控係統的研製。他刻苦鑽研技術,先後承擔了電子硬件、控製軟件、發動機數學模型、控製係統總體等多項研究工作,從一個普通的設計員逐步成長為一名總設計師。在姚華的主持下,攻克了全飛行包線控製規律、數控係統的故障診斷和容錯、電子控製器的電磁兼容性等一係列關鍵技術。在項目試飛期間,姚華自始至終奮戰在現場,白天、晚上甚至連進餐時間都還在討論工作,顧不上陪伴在做手術住院的妻子身邊,用他的智慧和執著,解決了試驗、試飛過程中各類技術難題。經過艱苦努力,我國首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權限航空發動機數控係統通過了所有試飛項目的考核,獲得圓滿成功,填補了我國航空發動機領域一項空白,使我國成為繼世界上少數幾個國家之後,具有研製航空發動機全權限數字電子控製係統能力的國家之一。
在技術上突破以後,姚華又全身心投入到將全權限數控技術應用於各種工程型號的研製中。姚華作為發動機控製係統的總設計師,先後承擔了國家多個型號項目的研製。試驗中,他研究試驗數據,觀察試驗曲線,對係統潛在的問題有極強的敏感度,對發現的問題從不放過。不知有多少個節假日都是在實驗室裏度過的,把很多的工程問題解決在了實驗室中。在無數個深夜,常常看到他的辦公室還亮著燈光,審查每一份報告,計算、仿真校核關鍵數據,思考故障如何歸零,牽掛和部署試驗和試飛工作。無論是試驗、試車、試飛現場,還是在設計室裏,哪裏有問題,他就盯在哪裏,日夜操勞,傾注了大量心血,解決了數以百計的技術問題、質量問題和管理問題。在他的帶領下,研究所初步建立了一套航空發動機全權限數控係統從設計到試製、試驗的規範體係和方法,走出了一條獨立自主研發的道路。
姚華在工作中嚴謹求實,一絲不苟,對發動機控製涉及的多門學科都有廣泛的認識與深入的研究。在主持和組織的多個重點型號研製任務中,姚華在實踐過程中積累了專業技術和係統工程管理等多方麵的經驗,並在決策、協調、開拓創新、領導藝術等方麵具有很強的能力。姚華同誌十分重視航空發動機控製技術與控製理論的研究,在攻讀博士研究生期間,他撰寫的博士論文被評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優秀論文;多年來撰寫了20多篇論文在國家級核心刊物上發表,並參與了航空工業出版社出版的《航空發動機設計手冊》第15冊的編寫。
作為學術帶頭人,姚華更關心團隊人才的培養。他常常深入一線,現場講技術,講細節,講方法,講習慣,潛移默化地培養項目組人員嚴謹的工作作風,對研製過程中出現的任何問題,組織大家認真分析,製定改進措施,言傳身教,誨人不倦。在他的悉心指導下,一批專業技術人才脫穎而出,成為多個項目管理的領軍人物,結合項目研製,培養了一支航空動力控製係統研究的專業骨幹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