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紅主管的技改技措工作是航材院建設和發展中的一大亮點。“十五”期間,他利用爭取到的技改經費新建了先進高溫結構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鈦合金研究、座艙透明件研製、力學性能測試等廠房。“十一五”期間,累計爭取到的技改經費是規劃的兩倍,相當於再造一個航材院,極大地改善了現有科研生產環境,提高了科研生產能力,整合與優化了全院資源,為航材院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07年航材院被評為國防科工委國防科技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管理先進單位,李曉紅被評為國防科技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管理(技術創新)先進個人。
2007年7月李曉紅擔任航材院院長後,他組織班子確定了“繼承、創新、發展”的總體工作思路,樹立主動率先發展的意識,致力於搭建材料研製與應用研究、資本化運作兩類平台;提高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軍品研製和高新材料產業化發展三種能力;夯實經濟、技術、人才、條件四方麵基礎。他把準發展脈搏,抓住最佳機遇,聚焦集團戰略,加強院戰略規劃研究,組織製訂了航材院的“十二五規劃”,同時啟動了科技創新、產業發展、能力提升、精細管理四項行動計劃,帶領全院員工腳踏實地地落實戰略。業務規模和效益連續快速增長,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改善,連續三年超額完成經營指標,獲得集團公司2007—2009年經營業績考核A級單位。
2010年9月,李曉紅調中航工業基礎技術研究院(簡稱基礎院)任院長,踏上新征程的他深知責任更加重大,潛心思考如何盡快實現“從型號牽引到牽引型號的轉型升級”,如何使基礎院早日成為世界級航空工業基礎技術中心,如何支撐我國航空工業成為世界第三極。他堅信人心齊,泰山移。在這樣的信念支撐下,黨政領導班子帶領全體員工凝心聚力、努力拚搏,推進了一係列重大工作的順利進展。預研及重點實驗室建設取得實質進展,型號研製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順義產業園區建設快速推進,與一汽聯合成立先進汽車材料實驗室,融入地方經濟取得重要成果;複材公司、智控公司注冊成立,專業化整合取得重大突破;增資控股合肥航太電物理技術有限公司,完善了基礎技術專業體係;質量體係、保密認證、風險管理、信息化建設等全麵啟動,基礎管理水平得到提升。這些突破和進展都為做實做強基礎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李曉紅曾任中國航空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航空學會材料工程專業分會主任;中國航空學會材料工程專業分會熱加工工藝及表麵防護專業委員會主任。目前是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焊接學會常務理事,全國焊接學會釺焊及特種連接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常務理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西北工業大學兼職教授;國防科技工業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先進製造技術專家組副組長;某國家安全重大基礎研究項目技術首席和專家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