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3章 張軍 1995年全國勞動模範(1 / 2)

張軍(1946.1—),山東臨沂人,1995年全國勞動模範,時任紅陽機械廠(現中航工業貴州紅陽機械(集團)公司,簡稱中航工業紅陽)廠長。1969年畢業於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航空工程係航空電器專業。中共黨員,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曾任中國貴州航空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航工業貴航)總經理、副董事長、黨委副書記、監事會主席等職務。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張軍擔任紅陽機械廠廠長,為貫徹軍轉民方針,帶領幹部職工,轉變等、靠、要觀念,從日本引進汽車密封條生產線,經過拚搏努力,使紅陽機械廠成為“高起點、專業化、大批量、高質量”的汽車密封條生產基地。紅陽機械廠密封條產量占據全國市場的50%,產品品種擴展由最初的15種迅速擴展到300多種。在擔任中航工業貴航總經理期間,扭轉了貴航集團經濟效益多年徘徊不前的低穀狀況,集團形象和企業凝聚力極大增強,經濟運行質量顯著提高,所屬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評價指數首次超過國家標準,集團持續保持了良好的經濟發展勢頭,開始步入良性發展的新階段。2008年4月退休。

張軍一直教育廣大幹部職工,建設強大的國防,加強三線地區的戰略地位,是航空報國理念的具體體現,貴航集團一定要實現跨越式發展。特別是2003年,張軍與廣大貴航員工一道共同奮鬥、頑強拚搏,以航空報國的理念和激情進取、誌在超越的精神,把新機研製擺在突出位置,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將貴航研製開發的“山鷹”新型高級教練機和多用途無人機如期送上藍天,實現了首飛成功。

“山鷹”高級教練機是貴航集團根據國防建設需要和市場需求,按照企業化、市場化運作,自加壓力、自籌資金、自主開發的軍用飛機。“山鷹”飛機研製中最大的難點是時間太緊!從零部件製造、部件裝配、總裝首飛,每個節點隻有3個月的時間,加上各項重大試驗、材料采購等,特別是當時又正是“非典”肆虐時期,都給研製帶來了重重困難。為此,張軍多次到有關生產廠、科研所現場辦公,統一思想,消除顧慮,協調一致,全力確保研製一線,有力地保證了新機生產研製工作有序推進,並按節點要求完成了目標任務,成功實現了研製首飛。

張軍在對貴航集團自身條件和優勢進行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按照建立現代企業製度的要求,積極推進企業改革,建立和完善母子公司體製,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和國有企業管理體製,深化內部改革,轉換企業經營機製,積極推進三項製度改革。他擔任總經理期間,貴航集團所屬企業經營機製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基本上都建立了較為規範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企業全部實行了年薪製,極大地調動了企業經營者的積極性。貴航集團總部從1998年第一次改革到2002年的第二次改革,在崗人員全員競聘,幹部崗位全部實行招聘、競爭,分配製度實行崗效工資製。使貴航集團總部從根本上徹底扭轉了長期形成的陳舊觀念,建立了用人、分配的新機製,在三項製度改革的實踐上取得顯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