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魏淑賢 1956年全國先進生產者(2 / 2)

魏淑賢的工作不是固定的,從事噴油嘴、注射器、柱塞等不同部件的修理工作,很多工序都沒有接觸過,工作中存在很大的困難,一切須從頭學起。可她並沒有因此而消極對待,而是積極想辦法團結同誌一道完成任務。

1955年的上半年,魏淑賢在注射器修理小組工作。注射器修理質量並不高,平均5台至少有3台被軍方拒絕驗收,且普遍反映在23小時內完成一台注射器的修理,困難很大。魏淑賢和其他同誌一起,共同研究和征求檢驗人員意見。經過改進工作方法,按部件進行分工,做好工作前準備,並相互檢查。經過改進,注射器修理的質量得到很大的提高,被軍方拒絕驗收從3台降低到1台,修理工時由23小時降到21小時。

1955年7月,柱塞修理的供應跟不上裝配需要,每日需5台,實際隻能供應2~3台。工段把她調到柱塞修理工段去。魏淑賢和技術員老師傅一起研究存在的困難。規程內規定柱塞磨平麵可用玻璃和生鐵板兩種研磨方法,但當時都使用玻璃研磨的方式,磨出後磨口有很多道子,不能滿足需求。魏淑賢和同誌們一起,研究用生鐵板研磨的方法,並進行試驗,結果道子沒有了,滿足了裝配需要。

魏淑賢不隻是忙於自己的工作,還幫助完成其他品種任務。

1955年11月,噴油嘴修理任務很重,主要是進廠少,條件差,計劃完成896個修理量存在很大的困難。魏淑賢主動到二類品庫,在停修品中找可以修理的噴油嘴,並找出500多個,使11月份任務提前5天超額完成,達到了1428個。

1955年12月,注射器修理任務很繁重,時間過去一多半,而任務隻完成60%,還有50多台沒有修理。工段組的組長信心不足,怕完不成任務,且工人的情緒也有波動。魏淑賢發現後,幹完自己的噴油嘴工作就主動到注射器組和大家研究,召開會議,啟發大家樹立信心。她還積極參加到注射器的修理,使工作在12月份順利完成。

魏淑賢在國營第120廠的工作中,善於進行技術鑽研,團結同誌解決瓶頸問題和完成各項緊急任務,並能從思想上和行動中做好溝通協調工作,出色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因工作需要,魏淑賢於1970年調到江西國營八麵山機械廠工作,1988年隨廠遷往常州,在國營常州蘭翔機械廠工作任技安環保科科長。1991年1月退休。

注 釋

[1].1標準大氣壓=101.325千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