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大恒宮,祝學輝想起今晚的場景情節,有些感概:“沒想到這大夏皇帝還是個有血性的,要與長安共存亡,不枉我免費為不遜學宮幹了這麼久。”
諸鑫有些惆悵,應到:“我們為不遜學宮竭心盡力又不是為了報酬,你不能這麼算。至於世祖皇帝的血性。”說到這裏,他苦笑了起來,“他們姬家要是沒了長安城,就是一個最最普通的軍閥,姬景翔非常清楚這一點,所以他一定會守在長安城裏,哪怕死在這裏,也能坐實他們姬家的正統來曆。”
祝學輝聽得一愣一愣的,最後送了一個非常鄙視的眼神給諸鑫。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熱河使臣走後不到三天,長安城就開始流傳各種消息,各種說法都有,總之就是東征聯軍覆滅的各種版本。
諸鑫知道自己看不得長安孤立無援,就讓祝學輝先行返回鳳凰,說服商人們抓緊運送各類戰備物資與大夏交易。
此外,他還寫了一封親筆信,請鳳凰議事堂決定是否要派兵來援,而得知確切消息的鳳凰會館,此時也開始著手撤退一些無關人員。
東征軍中戰死或被處死貴族的遺孀們漸漸坐不住了,消息一個接一個,大夏官吏也完全安撫不住他們,大批婦孺彙集到大恒宮前,要麵見天子姬景翔。令人覺得苦楚的是,之前還攛掇李芬去抓奸諸鑫的幾位貴婦人都在其中,有的甚至為了爵位繼承還在跟自家小妾在啟德殿廣場上大打出手,技驚四座。
這麼一鬧,大夏官方也不好再藏著掖著,公布了東征軍覆滅的戰報,當然是修飾後的。
此外,兵部尚書石謙擬定的緊急動員令經過內閣審定,天子朱批,也貼到了隸洲全境。同時,天子親書的抗擊入侵檄文也經由各種途徑傳播到全華夏境內,號召所有華夏人一起保衛長安,保衛這處僅存的華夏文明印記。
另一頭,羅斯軍統帥奧諾維奇元帥正皺著眉頭聽著鮑裏斯的彙報,他十分不爽的問到:“鮑裏斯伯爵,我們答應幫助周俊建立一個王朝,可他就是這麼報答我們?”
先前被諸鑫打成重傷的火焰先鋒鮑裏斯如今身體已恢複,而且還作為使臣出使了吳國數次,他解釋到:“周俊所在的吳國並非如他本人宣傳的那麼強大,他的四麵皆是敵人。這趟能答應牽製住夏國的正規軍主力,就算是努力了。任何民族對外來幹涉都會極其敵視,所以周俊並不敢直接顯示與我們的友好關係,以免落入被圍攻的境地。”
奧諾維奇元帥敲了敲手中的煙鬥,換上一些雪白的煙絲,說到:“也無所謂了,這次與夏國主力交戰,我們已經證明了一個定理,分裂中的華夏人和以往一樣孱弱,我甚至沒來得及動用優勢主力,戰鬥就結束了。”
鮑裏斯自然是一番恭維,末了小心翼翼的提醒了一句:“可是皇帝陛下曾經告誡說,不要深入華夏的腹地,更不要進攻他們的都城長安。”
元帥雙眼一瞪,胡子抽動,罵道:“我還用得著你來教嗎?實際情況是華夏人的正規軍在我們洛斯帝國麵前就像一隻綿羊,還用得著擔心那些隻會拿鋤頭的普通華夏農民?而且長安城現在虛弱的就如同一位隻穿著單薄睡衣的少女,如果不為羅斯帝國取下這座不設防的天賜之城,全世界都會嘲笑我們不能抓住機會。”
鮑裏斯唯唯諾諾,不敢再有異議。
奧諾維奇元帥又轉頭問後勤官伏羅希洛夫:“過河後,我們的後勤補給保障有困難嗎?該死的華夏太大了,我們已經占領了上萬裏的土地,還隻是剛進到大門裏麵。接下來要征服長安還得走上兩個月,真要命。”
後勤官昂著頭答道:“元帥,我們的士兵在華夏的城市裏找到了足夠遠征軍一年的補給和軍餉,等到打開長安城的城門,我們的大車可能會被壓散架的。”
羅斯軍的高層軍官們都哈哈大笑起來。
元帥伸手止住笑聲,又問到:“高麗人的軍隊到哪裏了?還有外蒙古人,他們之前一直在觀望,如今應該作出決定了吧。”
鮑裏斯答道:“金氏高麗的軍隊上個月就從襄平出發了,不過他們軍紀太壞,沿途侵犯華夏平民不斷引發衝突,因而行程過慢。至於外蒙古人,他們的騎兵部隊明後天就可以抵達武州外圍。”
元帥想了想,下令到:“後勤道路的清理不能放鬆,你們一定要將沿線的華夏人全部趕走,再將新阿穆爾地區的華族軍隊(偽軍)調過來,對占領區進行維持。還有,劫掠部隊不要深入無關的華夏地域。高麗人就是個反例,如果把所有的華夏人都惹毛了,我們就算不睡覺也可能會殺不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