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要讀點兒李鴻章
一、創業規律曆史中有
曆史是一部大書。法國著名曆史學家伊雷內·馬魯說:“曆史是人類過去的知識。”世界文豪雨果在他的名作《笑麵人》中寫道:“曆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因此,曆史的知識負載著人類生活的未來,許多在當今時代演繹著的社會規律能夠在曆史中找到印證。
那麼,創業的規律能否在曆史中找到可供借鑒的經驗和教訓呢?答案是肯定的。
我國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國度。市場經濟的規律要求更多具有創業意識和創新精神的企業家不斷湧現。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熊彼特認為,創新活動之所以有規律地發生,是因為企業家精神的持續存在。企業家精神包括建立“私人王國”的雄心、期待和爭取勝利的熱心、創造的喜悅和堅強的意誌。
然而塑造創業意識、培育創新精神,又豈是輕而易舉之事?這並不意味著,創業意識和創新精神不能造就,更不意味著企業家不會出現,關鍵在於找到合理的路徑。李鴻章,是清末的重臣,是影響中國近代化走向的主要人物之一。他出自農家,但最後位極人臣,權力路上他無疑是成功者。他主持洋務運動,興辦近代企業,在發展經濟方麵無疑貢獻巨大。他是一個典型的創業者,更引入注意的是,他是一位一無所有、白手起家的創業者,如果我們再從清末所處的大國際背景和大時代背景看,我們會發現,李鴻章是一位堅持在坎坷創業路上、具有某種悲劇色彩的創業者。這是因為,他後半生的創業績效,也就是以中興為號召的國家戰略,以十年不尋常的心血經營的洋務運動,灰飛煙滅在甲午戰爭的槍林彈雨中,夭折死亡在因循守舊的封建囚籠裏。
事實上,成功是無數挫折和失敗的綜合體,歡笑與鮮花的背後總是灑滿艱辛與淚水。一時一事的成敗可能取決於運氣,但一生的成敗卻不會是幸運的長久伴侶。小角色如此,大人物依然如此,在坎坷創業之路上總少不了優秀的管理和非凡的智慧。李鴻章就是這樣的大人物。
英國著名作家卡萊爾說:“隻有傳記是真實的曆史。”既然如此,我們就帶領一切夢想加入創業大軍的誌士們、正奮鬥在創業路上的熱血兒郎們和已經成功的創業精英們,一起回眸清末那個腐朽中孕育著新希望、沒落中生長著新生命的矛盾時代,一起重溫李鴻章坎坷創業路上的管理智慧。
二、疾風知勁草,坎坷見智慧
近代中國風起雲湧,金發碧眼、堅船利炮浮海東來。西方列強用文明與知識,靠野蠻與暴力,劈開了東方的大門,於是數千年未有之變局出現在中華大地。列強強橫的態度,肆無忌憚的搶掠同滿清屈膝投降的獻媚,軟弱無能的抵抗形成鮮明對比。舊有政治格局被槍炮打破,延續數百年的統治秩序被一場震動世界的太平天國運動碾得粉碎。微微顫顫的清帝國在茫然無措中被迫接受了從天而降的命運,走上了窮途末路。
亂世出英雄,動亂的時代也是英雄輩出的時代。李鴻章這個出生在安徽山村的讀書人,肩負著家族振興的希望和使命,仗著幾分天賦,仗著幾分才華,仗著幾分運氣,在遍地硝煙、一片死寂中繞過無數的艱難險阻,躲過層出不窮的政治攻訐,終於爬上了晚清的政治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