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科學家不論從現在走向過去,還是從過去奔往未來,都必須穿過波義耳樞紐,他像一個核輻射的中心,向四麵八方輻射著智慧之光。
波義耳一生忙碌於實驗,也精於科學管理,善於與人打交道,與許多科學家有著令人欽慕的友情,還和文化名人、思想家有過密切接觸,這種交叉式的交流,不僅開闊了波義耳的視野,而且也影響了一大批人。
與波義耳交往最深的就是羅伯特·胡克。我們既可以說,波義耳造就了胡克,也可以說胡克成全了波義耳。就世俗的關係說,波義耳是主人,胡克是仆人;波義耳是東家,胡克是夥計。但從科學創造過程中分析,他們兩人是一對至愛親朋,一雙知心密友,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互相促進,彼此提攜,共同創造了17世紀科學的輝煌。波義耳和胡克好似兩顆星辰,相互碰撞,迸發出照亮宇宙的光輝。
胡克是在波義耳的引導下走上科學探索之路的。他不僅在光學、天文學、生物學等方麵都有重大的成就,而且在力學方麵的貢獻更是卓越輝煌。他曾對萬有引力的發現作出了重大貢獻,是早期探索力學規律的先驅者之一,更重要的是他發現了著名的“彈性定律”。
胡克生性樂於創造。1662年,羅伯特·胡克被任命為皇家學會的幹事,職責是為每次會員聚會準備三四項實驗。學會會員們說胡克是皇家學會中最有才幹的實驗家和最有獨創性、最富有想象力的發明家。
顯微術流行開來的殊榮屬於胡克。
胡克發明並研製了複式顯微鏡,在人類文明史上第一個撰寫了《顯微術》一書。胡克還為望遠鏡的完善作出過重大貢獻。偉大的哈雷曾經在但澤使用胡克望遠鏡進行長達幾個星期的觀測。
胡克和波義耳是互補的。波義耳盡管數學基礎較差,但卻是一個出色的科學分析家和精湛的理論家,他看待問題視角獨特,深刻明晰,解決問題準確徹底。胡克動手能力高超,堪稱超一流水平。別人解決不了的難題,胡克常常手到病除。
胡克的生存仿佛就是為了研製科學儀器。胡克的命運又是乖舛的。如果胡克生於其他時代,肯定會顯赫於世。可是,曆史上的胡克,前有偉大的科學明星波義耳,後有偉大科學巨星牛頓,他一個人夾在中間,顯得那樣的微不足道,尤其是他敢於與牛頓論戰。所以,人們在編修科學史時,往往忘卻了胡克的作用。曆史有時對待人是不公正的,尤其你夾在巨人之間時更是如此。
波義耳不僅和自然科學家有密切交往,而且與社會科學家也有良好的關係。在皇家學會,他廣泛接觸其他學科的名家。他既接受這些文化名人的思想,同時也影響他們。
早年,在姐姐萊涅拉爾夫人的沙龍裏,他就聆聽過彌爾頓、笛卡兒的精彩演說,促成了波義耳熱愛自然界的思想。當偉大的哲學家洛克畢業於牛津大學的克賴斯特徹奇學院後,洛克同波義耳有較深入的接觸,深受波義耳經驗主義的影響。這些影響融入了《人類理智論》這部不朽的名著。
洛克的聲譽主要來自於他極端忠誠於真理。在倫敦期間,他同五六位朋友,包括波義耳在內,一直定期討論問題。洛克認為,人類的一切觀念歸根結底都起源於經驗。人的認識最終都要受人類感覺範圍的限製。洛克徹底否定了“天賦觀念”的觀點,為唯物主義認識論貢獻了力量。
事實上,洛克就是受波義耳經驗主義的影響,以波義耳及科學家們的實踐為對象加以概括和總結,產生了他的唯物主義認識論。
波義耳的實踐影響了哲學,哲學又影響了整個人類。
波義耳與發明擺鍾的惠更斯的交流,同樣是彪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