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引言(1 / 1)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是奧地利著名精神病學家和心理學家,是精神分析理論的創始人。精神分析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是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產生的一種以研究無意識心理現象為出發點和核心的心理學說。所謂無意識,廣義地說指的是主體沒有意識到的心理現象的總和,即沒有在主體的意識中得到表現的心理過程、心理活動和心理狀態的總和。在心理學和哲學中各個學派的代表人物對無意識的解釋並不是一致的。弗洛伊德關於精神分析的學說是在精神病和神經症醫療實踐過程中產生的。因此,他的無意識的概念從發展和形成的曆史過程來說是同心理病理學緊密地聯係著的。精神分析最初是作為一種研究和治療歇斯底裏性神經症的方法而產生的,其後便逐漸形成了一種心理學的理論係統。當這種心理學的理論係統被提高到哲學人類學原則的高度而廣泛地應用到人類社會生活和文化曆史發展的各個領域中的時候,又發展成了一種資產階級的唯心主義思潮,即弗洛伊德主義。

弗洛伊德學說風行歐美。它不僅在現代心理學領域中形成了一個很有影響的學派,而且在現代哲學領域中成為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思想和其他各種各樣非理性主義哲學思潮的淵源之一。在美學領域中則是超現實主義、自然主義和抽象主義的哲學理論基礎。當代西方出版的不少文學和藝術作品、哲學和社會科學著作都在不同程度上蓋上了弗洛伊德的印記。總之,弗洛伊德開創的精神分析理論已經遠遠地超出了心理學的範圍,滲透到哲學、宗教、道德、曆史、藝術、美學等眾多的領域中,並在每一領域中造就了自己的信奉者和追隨者。弗洛伊德的著作被譯成各種文字,他提出的許多概念成了西方國家中婦孺皆知的常識。不可否認,弗洛伊德學說的確已經有了世界性的影響。對弗洛伊德的學說,讚譽者有之,毀謗者也有之,但不管如何,西方學者幾乎都認為,他是近一百年來的曆史上,對人類文明的發展產生劃時代影響的三個偉大的猶太人學者中的一個。眾所周知,另二個是馬克思和愛因斯坦。美國著名心理學家E·G·波林說過:“誰想在今後三個世紀內寫出一部心理學史,而不提弗洛伊德的姓名,那就不可能自詡是一部心理學通史了。”

幾十年來,世界學術界就如何評價弗洛伊德學說的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對其一些基本概念是應當肯定還是否定至今存在著重大的原則性的分歧。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問題是,當前我國正在實行對外開放,弗洛伊德學說的思想正在通過各種渠道向我國的思想文化領域中滲透和影響。我們在研究和評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時,一定要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立場和方法來考察,要善於識別哪些是科學的合理內核,可以用作我們的參考,哪些是唯心主義的偽科學,應該加以揚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