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南昌起義之後,南昌起義前敵委員會決定回師廣東,重建革命根據地,實行第三次北伐。8月3日,惲代英隨起義部隊撤離南昌,開始南征。
9月6日,起義軍進駐福建汀州城,惲代英隨革命委員會駐大人衙,安頓完畢,即帶領大家上街開展宣傳活動。他們在汀州城牆上貼上了革命委員會的宣言、告示;街道兩旁的店鋪門前也刷上了“革命者來”一類的詞句;“沒收大地主土地”,“耕者有其田”,“打倒土豪劣紳,鏟除貪官汙吏”等傳單隨處散發。起義軍戰士手執小旗,站在小板凳上演講,宣傳活動搞得熱火朝天。在橫崗嶺師範學校禮堂,起義軍在此與群眾集會,惲代英和郭沫若等三四百人到場。惲代英在大會上作了報告,他戴著深度眼鏡,邊打手勢邊用宏亮的聲音說:“我們這支軍隊是共產黨領導的革命軍隊,是工農自己的軍隊,是為勞苦大眾服務的,我們要打到廣東去,建設根據地,實現土地革命。”惲代英的演講非常有激情,聽眾都被他深深的感染了。
9月9日,周恩來、劉伯承、惲代英等率領先頭部隊一個團,由長汀抵上杭城。兩三天後,主力部隊也到達了。起義軍的到來,給上杭共產黨人和工農群眾,帶來無比的歡欣與鼓舞。
上杭地方黨組織根據朱德軍長的指示,在城關公園舉行了一次盛大的軍民聯歡會。惲代英代表起義軍發表了激動人心的長篇演說。他大聲道:“革命!革命!這個口號人們喊得震天響,但是究竟什麼叫革命?大家曉得嗎?革命是反抗壓迫的武裝暴動;革命是犧牲自己打倒敵人來為工農人民謀利益的舉動。不這樣,就不算革命。”講到特別激動時,他都會掏出手帕擦擦額頭上的汗水。他繼續說:“蔣介石、汪精衛現在背叛孫中山先生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屠殺工農群眾,他們是十足的反革命,是人民的公敵,我們必須起來把他們打倒!與他們血戰到底!我們大家要聯合起來,打倒新軍閥,打倒地主豪紳階級和軍閥代表蔣介石,堅決奪回被他們竊去的革命果實!”
9月13日,惲代英率南昌起義軍離開上杭,上杭各界群眾夾江歡送,幾十條民船滿載起義軍指戰員及武器輜重由汀江順流而下,入永定縣洪山、峰市鎮;另一部分走陸路,從上杭步行至稔田,進入永定縣峰市鎮。
起義軍在洪山、峰市活動七天之久。惲代英帶領宣傳人員,不失時機地開展宣傳活動。如今,在這些地方的牆頭上,還依稀留有當年書寫的“工農暴動起義”、“打倒土豪劣紳”、“實行民權教育”、“農民協會是為人民謀利益的”、“實行減租減息”等標語。惲代英同時還派出宣傳隊協助泮境、田梓、小墩、上塔、王坑、逕石、九州、石傑等鄉村恢複和發展農民協會,發展的會員有900多人。
此後,惲代英領導了廣州起義。黨的“六大”後,惲代英調到上海,任黨中央宣傳部秘書長,1929年冬又調中央組織部任秘書長。此時,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國內軍閥又重新開戰。中國革命力量乘時發展起來,但是在“立三路線”的錯誤引導下,革命力量因為盲目的暴動鬥爭而受到嚴重損失。
惲代英首先覺察出了這種左傾盲動主義的危害性,並在實際工作中進行了抵製。1930年春,中共福建省委第二次代表大會在廈門召開,惲代英以中央代表的身份出席指導。中共福建省委在惲代英指導下,很順利地完成了大會的任務。這次大會的決議雖然也有“全省總暴動”之類“左”的詞句,但在製定具體任務時,卻抵製了“立三路線”的左傾盲動錯誤。“決議”強調福建省委的主要任務是深入與擴大土地革命,在遊擊戰爭中建立和擴大紅軍,鞏固發展蘇維埃區域的工作。特別是“決議”明確指出閩西紅軍應向敵人力量較薄弱的閩南方向發展,而沒有按照李立三的主張向敵人力量較強的廣州方向發展。
會後,惲代英視察了閩西蘇區,這是他第二次到閩西,親眼看到“閩西十萬工農群眾從鬥爭中建立蘇維埃政權,獲得朱毛紅軍長期遊擊戰爭經驗的幫助與指導,在政治上確實已表現了偉大的成績。他們驅逐了地主豪紳國民黨軍閥,分配了土地,改良了工人的生活”。這一切使他開闊了眼界,認識到在農村建立蘇維埃政權的重要性。他用飽含激情的筆寫下了《請看閩西農民造反的成績》和《閩西蘇維埃的過去與將來》兩篇文章,分別發表在1930年2、3月《紅旗》第八十三、八十七期上。
1930年4月初,惲代英回到上海。5月6日,他帶著一包傳單到韜明路惟興裏交地下黨同誌散發,碰到英國巡捕搜查而被拘押。惲代英謊稱自己是失業工人,名叫王作霖。次日,他被以共產黨員嫌疑引渡到上海國民黨公安局,旋轉押到龍華警備司令部,6月又轉至漕河涇監獄。惲代英在獄中領導難友進行了絕食鬥爭,但不幸被叛徒顧順章出賣。1931年4月29日,惲代英終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於獄中,死時年僅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