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繼續在東京講學。10月10日,武昌起義。消息傳到東京,章氏中斷講學。11月3日,上海發動起義,次日“光複”。11月15日,章炳麟回到上海。在上海國民自治會演說:“宜先認武昌為中央政府。”當黃興就擴大同盟會問題相詢時,章炳麟以“革命軍興,革命黨消”告之。檳榔嶼《光華日報》連續刊載章氏政論《誅政黨》。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1月3日,中華民國聯合會在上海宣告成立。章炳麟、程德全被選為正副會長。章炳麟發表演說:“本會性質,對於政府立於監督補助地位。”認為“中國本因舊之國,非新辟之國,其良法美俗,應保存者存留之,不能事事更張也”。1月14日,陶成章在上海被蔣介石刺殺,章炳麟與孫中山隔閡進一步加深。孫中山函聘章炳麟為樞密顧問。2月7日,章炳麟應邀赴南京。在建都問題上,支持袁世凱建都北京的主張,旋即返滬。3月1日,中華民國聯合會改名統一黨,選章炳麟、程德全、張謇、熊希齡、宋教仁為理事,後又與民社等合並為共和黨。袁世凱在帝國主義的支持下,篡奪總統職位。冬,任章炳麟為東三省籌邊使。

1913年,章炳麟在長春設籌邊使署。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車站被刺。4月17日,章炳麟從長春趕回上海,受到孫中山的歡迎。又前往武昌見黎元洪,“以為聯合之圖。”5月上旬,通電袁世凱,要求罷黜四凶:梁士詒、趙秉鈞、陳宦、段芝貴。下旬,由武漢返回北京。袁世凱授與二級勳章一枚。六月,由京來滬,由蔡元培主婚,與湯國黎在哈同花院舉行婚禮。6月19日,袁世凱通令各省尊孔祀孔。孔教會成立。章炳麟發表《駁建立孔教議》,反對定孔教為國教。7月,二次革命爆發,不久失敗。8月,章炳麟昌著危險返回北京,為袁世凱幽禁。

1914年,被幽禁於北京龍泉寺。手定《章氏叢書》,並將《訄書》定名為《檢論》,從分卷到內容,都有很大變動。

1915年,仍被幽禁。4月,《太炎最近文錄》出版,錢須彌編,收錄章氏辛亥以來電文演說。章炳麟對此書深為不滿。5月,《國故論衡》增訂完畢。《檢論》定稿,共分九卷,正文六十篇,附錄七篇,大半為新寫或據《訄書》舊稿重新寫定。7月,上海右文社出版《章氏叢書》,鉛字排印,兩函二十四冊,包括《春秋左傳讀敘錄》一卷、《劉子政左氏說》一卷、《文始》九卷、《新方言》十一卷附《嶺外三州語》一卷,《小學答問一卷》、《說文部首韻語》一卷、《莊子解詁》一卷、《管子餘義》一卷、《齊物論釋》一卷、《國故論衡》三卷、《太炎文錄初編》文錄二卷別錄三卷。冬,章炳麟口述,吳承任筆述整理成《菿漢微言》。自述“平生學術,始則轉俗成真,終乃回真向俗”。12月,袁世凱複辟稱帝,申令明年為“洪憲元年”。孫中山發表《討袁檄文》。

1916年,袁世凱在全國人民的憤怒討伐中死去。6月,章炳麟恢複自由。7月,抵上海,受到熱烈歡迎。9月,出國赴南洋考察,12月,回國。

1917年3月4日,章炳麟在上海發起亞洲古學會。7月1日,張勳等擁立溥儀複辟。12日,複辟覆滅。段祺瑞任國務總理,掌中央大權。拒絕恢複臨時約法與國會。9月1日,孫中山在廣州成立護法軍政府,組織護法軍,討伐段祺瑞。章炳麟被任為護法軍政府秘書長。前往昆明爭取雲南軍閥唐繼堯的支持,因唐缺乏誠意末果。

1918年赴四川,到鄒容祠行禮。在重慶等地講學。又赴湖北、湖南,10月歸抵上海。11月,北洋政府教育部把1913年擬定的注音字母公布,注音字母采自章炳麟。四川觀鑒廬出版《太炎教育談》。汪太衝編《太炎外紀》出版。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章氏叢書》浙江圖書館刊本問世,較上海右文社版新增《齊物論釋》重定本、《太炎文錄初編》、《補編》、《菿漢微言》三種,校勘頗精,改正了右文社版不少錯誤。

1920年1月至3月,身患黃疸,病臥。章炳麟由反對軍閥割據逐漸演變為讚成軍閥割據,提出“聯省自治,虛置政府議”。

1921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成立。夏,主張“武力統一”的吳佩孚率軍南下,打敗主張“聯省自治”的湘鄂川軍,“聯省自治”運動遭到打擊。《太炎學說》上下卷由四川觀鑒廬出版。上卷為章氏1918年在四川講演記錄,下卷為一批書劄。《章炳麟的白話文》出版,吳齊仁編,泰東圖書館鉛字排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