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閎(1828—1912),珠海南屏村人,1847年留學美國,1854年畢業於耶魯大學,獲博士學位,是我國第一位在海外獲得博士學位的留學生。回國後參加洋務運動,力主教育救國。1872年起受命主持選派幼童赴美留學,開近代中國留學之先河,影響深遠。晚年支持康梁變法及孫中山民主革命。曾在家鄉倡辦甄賢學校,著有《西學東漸記》等。1999年,為表彰容閎對東西方文化交流做出的重大貢獻,美國政府在耶魯大學榮譽堂塑起了容閎的銅像,這是連很多美國總統都無法得到的榮譽。容閎坦言:“曾公未見其手植桃李開花結果,未見其手創事業欣欣向榮,實為大憾”,“然創業之人,既播種子於世,則其人雖逝,而種子已滋生繁殖,綿綿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