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
〔注釋〕
①扁鵲??戰國時著名的醫學家。
②有間??一會兒。
③疾??古時疾指小病,病指較重的病。腠(còu)理??原指人體皮膚的紋理。這裏指皮膚。
④寡人??古代國君的自稱。
⑤好(hào)??喜歡。
⑥居??表示相隔一段時間,過了。
⑦益??更加。
⑧還走??掉轉身子就走。
⑨湯熨(yùn)??用熱水敷燙皮膚。及??達到。
⑩針石??用來針灸的針。古時治病用石針。
(11)火齊??火煎的湯藥。
(12)司命之所屬??到了死神手中。司命,掌握人的生死命運的神。
(13)臣是以無請也??我所以不再請求(為他治病)了。
(14)索??尋求。
(15)遂??就。
棘刺尖兒上雕猴子
燕王到處張貼榜文,征求身懷絕技的能工巧匠。有個衛國人來應征,自稱能在荊棘的尖刺上雕刻出活靈活現的猴子。燕王聽說他有這樣超群的技藝,高興極了,立刻給他極其豐厚的待遇,供養在身邊。
過了幾天,燕王想看看這位巧匠雕刻的藝術珍品。那個衛國人說:“國君要是想看的話,必須依我兩個條件:一,半年之內不入後宮與後妃歡聚;二,不喝酒,不吃肉。然後選一個雨睛日出的天氣,在半明半暗的光線中,才能看到我在棘刺尖兒上雕刻的猴子。”燕王一聽這些條件,沒法照辦,隻能繼續用錦衣玉食把這個衛國人供養在內宮,卻始終沒有機會欣賞到他刻製的珍品。
宮內有個鐵匠聽到了這件事,不禁暗暗發笑。他就對燕王說:“我是專門打製刀具的。誰都知道,再小的刻製品也要用刻刀才能雕削出來,所以,雕刻的東西一定要比刻刀的刀刃大。如果棘刺的尖兒細到容不下最小的刀刃,那就沒法在上麵雕刻。請國王檢查一下那位工匠的刻刀,就可以知道他說的話是真是假了。”大王一聽,如夢方醒,立即把那個衛國人找來,問道:“你在棘刺尖兒上雕刻猴子,用的是什麼工具?”衛國人回答:“刻刀。”燕王說:“請把你的刻刀拿給我看看。”衛國人一聽就慌了神,借口說到住處去取刻刀,溜出宮門逃跑了。
〔提示〕
牛皮、謊言,編得再巧妙,也經不住認真的考察、仔細的分析。根據這則寓言故事,人們常常把謊言稱為“棘刺之說”。需要說明的是,應該把故事中衛國人吹的牛皮跟今天的微雕藝術區別開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工藝的進步,人們可以憑借極細的刻刀和放大鏡、顯微鏡在頭發絲上雕刻。但在一、二千年前,人們的技藝還達不到這樣高的水平。故事中那位鐵匠的分析判斷是根據當時的水平作出來的。
〔原文〕
燕王征巧術人①,衛人曰:“能以棘刺之端為母猴。”燕王說之②,養之以五乘之奉③。王曰:“吾試觀客為棘刺之母猴。”客曰:“人主欲觀之④,必半歲不入官⑤,不飲酒食肉,雨霧日出⑥,視之晏陰之間⑦,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見也。”燕王因養衛人,不能觀其母猴。
鄭有台下之冶者謂燕王曰⑧:“臣為削者也⑨,諸微物必以削削之⑩,而所削必大於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鋒(11),難以治棘刺之端(12)。王試觀客之削,能與不能可知也。”王曰:“善!”謂衛人曰:“客為棘刺之母猴也,何以理之(13)?”曰:“以削。”王曰:“吾欲觀見之。”客曰:“臣請之舍取之(14)。”因逃。
??《韓非子》
〔注釋〕
①征??征求。
②說??同“悅”。
③五乘(shèng)之奉??外出時可以有五輛車的官員,他的俸(fèng)祿就叫“五乘之奉。”乘,馬車。奉,同“俸”。
④人主??舊指國君。
⑤宮??這裏指後宮,後妃居住的地方。
⑥霽(jì)雨止天晴。
⑦晏陰之間??半晴半陰。晏,天氣清朗。
⑧台下??為國君服雜役的奴仆。冶者??鐵匠。
⑨削??這裏泛指刻刀。
⑩以削削之??用刻刀雕削。
(11)容??容納。削鋒??這裏指刻刀的刀鋒
(12)治??這裏是刻削的意思。
(13)何以理之??用什麼工具雕刻它。理,這裏作雕刻講。
(14)之??第一個之是動詞,到,第二個之是代詞,指刻刀。舍??客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