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信息化的迅猛發展,高等院校圖書館加速探索社會化信息服務之路。利用高校的文獻信息和人才優勢為經濟建設服務,實為高校圖書館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需要,這不僅符合《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關於“機關、企業、學校的文化設施要盡可能向社會開放,積極開展文化服務”的要求,也符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修訂)》關於“有條件的高等學校圖書館應盡可能向社會讀者和社區讀者開放”的要求。

圖書館的服務對象是整個社會,於春莉同誌以專業的視角,毅然選擇了企業信息服務為切人點,加以深人研究。據我理解,作者自有個性化思考。在信息化發展進程中,企業麵臨的最大問題是信息的開發、整合與利用。因社會信息獲取渠道、信息類型及信息內容的多元化、多層次、複雜性特征,使得企業有效利用信息的綜合能力降低。而圖書館的獨特能力體現在文獻信息資源的集藏、整序、開發、利用等方麵,依托豐富的館藏資源為經濟建設服務,既是企業信息化建設和區域經濟建設的需要,也是圖書館提升社會教育職能和社會化信息服務能力的需要。利用企業信息服務需求的潛在市場,積極有效地開展企業信息服務,把科技信息轉變為生產力,有利於高校圖書館主動與社會接軌,服務社會,參與競爭,提升核心能力。

春莉同誌研究企業信息服務的結果,便是《高校圖書館企業信息服務》的麵世,這是高校文獻信息資源和人才資源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又一有益嚐試。作為一名圖書館員,我對春莉同誌的學術自覺深表欽佩,對其大作的麵世倍感欣喜。本來,率先拜讀佳作已是榮幸,不料春莉同誌力邀我來作序,辭不獲免,權且應命。所謂序言,讀者自可視為一位圖書館界同仁的閱讀感悟。

《高校圖書館企業信息服務》主要探討了以下論題:高校圖書館企業信息資源的組織管理,高校圖書館企業信息服務市場化管理機製和集群信息服務運行機製的建立,高校圖書館聯盟信息資源共享機製下的企業信息服務的協同組織,基於企業信息需求和企業信息資源整合的集成化信息服務流程重組及其集成服務模式的實現等。本書的觀點和內容,很多源於作者多年工作實踐和專業理論應用研究成果。結合成功案例,本書對高校圖書館企業信息服務所產生的良好社會效果和經濟效果給予了較為充分的論證。關於圖書館企業信息服務的論述多見於期刊文獻,作為《高校圖書館企業信息服務》的專著,該書具有一定的開拓性。

當然,本書論證或有可商之處,或有值得深人挖掘的餘地。比如雖然高校圖書館在為學校師生服務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經驗,而對於企業信息服務市場來說尚是相對陌生和複雜的服務領域。對於高校圖書館企業信息資源整合的具體目標、規範化標準,企業信息源的獲取路徑、價值標準,如何融合企業集成信息服務與高校集成信息服務之間的差異,以及實施兩者協調發展的具體框架、政策保障等方麵,尚有進一步深人研究的必要。令人高興的是,據我所知,這些未及展開論證的議題,已列人作者日後研究的規劃。

作為高校圖書館係統的業務骨幹,雖然工作單位曾有變動,但春莉同誌總是樂業,勤業,勤於思考,精於研讀。作者先後參加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圖書館核心競爭力的研究”和湖北省教科“十五”規劃重點課題“高校圖書館為地區企業提供信息服務的研究”,並獨立承擔了多項省市級課題的研究。其中,湖北省人文社科項目“高校圖書館麵向中小企業的信息服務體係的應用研究”,是對其前期研究成果的拓展和深化。春莉同誌的碩士學位論文,也是圍繞著圖書館企業信息服務的主題內容展開論述的。除了理論研究,作者屢次走訪神龍、普天、晨鳴等大中型企業,實地考察其信息需求情況。豐富的實踐經曆和紮實的理論功力,為她的專業探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高校圖書館企業信息服務》論著,便是作者多年來研究成果的自然延伸。

作為同行,我對春莉同誌首部專著的順利出版表示衷心祝賀。希望她以此為契機,緊跟圖書館發展的時代前沿,刻苦自勵,筆耕不輟,盡情體味個人學術追求的更高境界。

是為序。

【湯旭岩】2012年12月於沙湖之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