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鍍金時代的來臨(1)(1 / 3)

醜聞迭出的格蘭特政府

就像1864年的總統選舉是對共和黨戰爭政策的一次公民投票一樣,1868年的總統競選是對南部重建的另一次公民投票。

共和黨激進派對約翰遜總統的彈劾雖未成功,卻借機擴大了影響,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政治優勢。甚至在參議院對總統進行的莊嚴審訊尚未結束之際,共和黨人就召開了全國代表大會,來提名約翰遜的繼任者。盡管有不少人自恃有資格奪取約翰遜頭上戴的那頂並不穩當的“王冠”,但卻隻有一個人被認為可以獲得這一榮耀。他,就是尤利西斯·格蘭特將軍。共和黨雖然分成激進派和溫和派兩個不同的派別,但他們都能接受格蘭特為總統候選人。這主要是因為,格蘭特是內戰時期聯邦軍隊的統帥,多次成功地指揮了對南部同盟的重大戰役,為贏得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鑒於格蘭特所立下的赫赫戰功,國會授予他五星上將的軍銜。這是對他幾十年戎馬生涯的最高褒獎。從政治傾向上來說,在約翰遜總統和國會共和黨激進派的鬥爭中,他一開始似乎是站在約翰遜一邊,但後來就轉向共和黨激進派,曾拒絕了約翰遜讓他擔當陸軍部長的任命。在第一輪投票中,格蘭特就獲得了一致讚成的提名;印第安納州的斯凱勒·科爾法克斯被推舉為他的競選夥伴。共和黨的政綱保證該黨要在南部繼續進行激進的重建,主張自由民應享有平等的選舉權;反對用綠背紙幣清償聯邦的債務。對關稅問題,共和黨怕引起爭執,在政綱中沒有涉及。

民主黨的提名顯然要比共和黨複雜得多。因為該黨1860年時分裂的創傷尚未恢複。民主黨人現在仍舊因為背著脫離聯邦的惡名而深感苦惱,並因名譽掃地的約翰遜總統的領導而感到窘迫。民主黨在1868年7月召開的代表大會上,一開始有4個候選人,即彭德爾頓、亨德裏克、溫菲爾德·漢考克以及現任總統約翰遜。投票活動共組織了22次。此前,上述4名候選人中沒有一個達到必需的2/3多數。在第22輪投票的關鍵時刻,有幾個州的選民突然將其選票投給大會主席、前紐約州州長霍雷肖·西摩,並影響了其他州選民的投票。結果,西摩出人意料地成為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來自密蘇裏的弗蘭克·布萊爾為副總統候選人。民主黨的競選政綱宣稱國會製定的重建法令是“違反憲法的”,要求“取消自由民管理局,廢除旨在保障黑人至上的所有政治機構”,主張南部各州享有在憲法上所規定的權利。

隨後展開的競選運動鬥爭十分激烈。對於共和黨人來說,獲勝就有希望繼續掌權,在此期間通過向南部推廣黑人選舉權,可以使黨得到一個全國性的基礎。對於民主黨人來說,勝利將導致結束聯邦對黑人的支持,以及南部各州重返聯邦。

格蘭特沒有參與競選運動,也沒有作什麼許諾,他把總統候選人提名信中的一句話“讓我們擁有和平”作為共和黨競選運動的口號。4年的內戰和就重建進行的近4年的政治鬥爭使選民們感到厭倦。共和黨充分利用了選民盼望和平的心理,強調格蘭特入主白宮將會使衝突平息,而民主黨獲勝就會建立“靠暗殺和暴力維持的政府,取代法治的政府。”

這不是共和黨人在危言聳聽,確實在南部幾個州存在著血腥的暴力恐怖行為。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就是所謂“三K黨”了。三K黨最早出現在1866年夏,由原南部同盟6名退伍軍官在田納西州的普拉斯基所建立。不久即擴展到亞拉巴馬、南北卡羅來納及其他南部各州。

這個秘密團體的成員都是狂熱的白人種族主義者。到1868年,三K黨發展成頭戴兜帽、全力維護白人至上的恐怖組織。它處罰那些離開雇主、抱怨工資低或對白人“蠻橫”的自由民,鞭打自由民學校的教師。

三K黨黨徒恐嚇並暗殺共和黨領袖和選民,三K黨及類似組織,如“白山茶花騎士團”,實際上成為民主黨的武裝輔助部隊。

1868年大選期間,路易斯安那、田納西、佐治亞和阿肯色的三K黨及類似組織異常活躍。阿肯色州發生了200多起政治謀殺,其中有一名共和黨國會議員在10月22日遭伏擊而身亡。佐治亞州的死亡人數少些,但發生了多起恫嚇和打人的事件。這些伎倆使數千名共和黨人不敢去投票站投票。該州22個縣的黑人選民登記為9,300人,但最後投票的隻有87人。